K15+111.520~K41+131.81)水上施工段施工及安全保证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11、主桥承台施工、围堰布置方案12、主桥上部结构挂篮施工方案23、边跨直线段施工方案44、水土保持方案65、改沟及护堤便道方案7三、施工工期安排8四、水上作业安全防护措施9五、维护水道上通航的措施9六、施工避让9七、雾航施工规定10八、航道安全的维护10九、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10十、维持交通的保证措施11十一、度汛、排涝预案及人员安排111、项目部组织机构112、防汛排涝危险源识别123、应急救援措施123.1汛前准备123.2汛期措施12十二、附件1214一、工程概况起点与互通主线桥相接,终点接段(GFZKS-03),为本项目的终点。北江是内河III级航道,大堤间距约1100m,常水位时水面宽约550m,通航净空为182X10m,最低通航水位0.405m,最高通航水位11.17m。本桥通航区线路与河流夹角15°。跨大堤桥墩位设置满足距堤脚10米安全距离的要求。本桥通航孔桥主跨采用215米;在K41+160附近采用主跨120m连续梁跨越三水侧大堤;在K42+270附近采用主跨115m连续梁跨越侧大堤;三水侧水中引桥采用35m预制小箱梁,侧水中引桥采用跨径35m连续T梁。本桥水上部分上部采用左幅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连续T梁、连续梁、连续刚构,右幅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连续T梁、连续梁、连续刚构;下部桥墩采用柱式墩、花瓶墩、矩形墩、桩基础。目前水上栈桥及桩基以及全部施工完成,钢板桩围堰剩余墩尚未施工。二、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1、主桥承台施工、围堰布置方案主桥承台均分左右幅,主墩为7桩远端性承台,过渡墩为4桩圆形承台。主桥承台均位于河床以下,需要使用加强型钢板桩围堰进行围蔽。每个承台安装一套加强型钢板桩围堰,本工程主墩共4套,过渡墩共4套;其余水中或滩地上承台采用钢板桩围堰进行施工。主墩承台钢板桩围堰尺寸为26.3X17.6X24m(长X宽X高),过渡墩承台钢板桩围堰尺寸为14.7X14.7X24m(长X宽X高)。围堰顶面设计标高初定为10m。钢板桩插打采用在承台侧支栈桥上利用汽车吊配合插打的方式施工,采用从上游分两头向下游插打的方式,依靠导向设备先将钢板桩逐根或逐组插打到稳定深度在下游处合拢。水中承台施工均采用水下封底的方式,封底厚度根据计算确定,主墩承台封底厚度暂定为2.5m,过渡墩承台封底厚度暂定为2m。封底完成待混凝土强度上来后进行围堰内抽水、割除钢护筒、破除桩头、绑扎钢筋、支立模板、浇筑混凝土等常规工作。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142、主桥上部结构挂篮施工方案(1)挂篮基本概况本工程主桥采用墩梁固结体系,上部结构为连续箱梁,根据设计要求2〜27块采用挂篮现浇的施工方法。主桥连续刚构根据设计要求,左右幅及前后墩位T构需同时施工,续刚构施工共投入4套挂篮,均为菱形挂篮,挂篮总宽16.6m、长10.5m(前吊点至反压梁),挂篮设计依据最长梁段4m、最重梁段(1#)267.5t进行设计,挂篮总重72.81,挂篮+模板重量=72.8+40.23=113.01V1201(施工设计图纸要求),满足要求。挂篮由主桁系统、吊挂系统、行走系统、锚固系统、导向系统、底篮系统、平台及防护系统、模板系统等组成。14挂篮侧面构造图挂篮正面构造图(2)施工流程施工流程如下:14(3)安全措施整个挂篮施工不再影响水道通航宽度,但将影响通航高度,将保持水道通航高度按最高通航水位算起达到至少8米。施工期间设置兜底安全防护网。本工程施工期间将定期与航道管理部门沟通、交流,根据有关情况变化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3、边跨直线段施工方案本桥抛石防护主桥单幅桥边跨直线段长6.34m,梁高4.2m,梁宽16.25m,混凝土总计约167.2m3,重量约426.51。边跨箱梁直线段施工采用钢管支架法施工。(1)支架结构钢管桩采用©820X8mm钢管,钢管埋设于过渡墩承台上,连接系采用2[20b槽钢,支架分配梁A采用2HM588X300型钢,底模纵梁采用I36b,底模横梁采用116,模板采用18mm竹胶板+100X100mm方木。作业平台采用3mm花纹钢板与方通焊接组成,方通间距为35cm,作业平台仅用于作业使用,严禁堆载,栏杆设置规范化。-1-1*1II■III:!IIiJI:1护1a*i!II■■!IIi€a14(2)模内支架结构边跨直线段内顶模采用碗扣式满堂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