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VIP免费

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_第1页
1/8
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_第2页
2/8
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_第3页
3/8
欣赏课《雷鸣电闪波尔卡》海门德胜小学姜晓霞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家,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他一生写了168首圆舞曲,200余首其他舞曲,40余首进行曲,16部歌剧。代表作《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艺术家的生活》等。什么是波尔卡?•波尔卡是19世纪30年代,起源于捷克波西米亚的一种乡村舞蹈。19世纪40年代在欧洲广为流传,他是一种快速适中的二拍子舞曲。•传统波尔卡伴奏中隐藏着这样一个节奏《雷鸣电闪波尔卡》创作于1868年。作者意在表现:一个令人兴高采烈的节日里,人们聚集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厅里跳舞。这时,外面狂风大作,暴雨倾盆,雷鸣电闪。然而,舞厅里的人们却舞兴正浓,全然不顾外面的雷雨交加,依然翩翩起舞。•乐曲的B段由两个主题构成。其第一主题在第二主题后面再现,构成一个单三部曲式。B段的音乐好像在表现:尽管外面风声大作、雷电交加、暴雨狂泻不止,而舞厅里的人们依然兴致很高,舞兴不减。•B段的音乐转到了C大调。其中的第一主题用了许多连音,旋律比较舒展。但是,由于音乐进行中不时加进了定音鼓的滚奏和大小镲的敲击声,好像真的是风雨交加、雷鸣电闪。•B—a:音乐舒展、妩媚、轻巧。•B—b:音乐轻巧、灵活,好像人们除了兴高采烈地舞蹈之外,几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作业布置•练习以下节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