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释名词:?二、1、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三、植物学上的种子:指种子植物由胚胎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四、2、农业生产上的种子:指凡在农业生产上可以直接被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统称为种子,有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三种类型。?五、3、品种: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充分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以此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六、4、地方品种(农家品种):指在一定地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品种。?七、5、改良品种:是育种工作者通过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倍性育种等科学的方法培育而成的品种。?八、6、杂交种:指选用性状优良、遗传基础差异大,配合力强的亲本组合进行杂交产生杂交种。?九、品种标准化:指大田推广的优良品种必须符合其品种标准。?十、7、品种标准:就是对优良品种具有的主要特征特性作出准确的说明,对它的栽培要点加以总结概括,作出科学的技术规定。?十一、8、育种目标: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选育具有什么样优良性状的品种。?十二、9、高产育种:就是培育具有合理的株型和良好的光合性能,可以充分利用水、?十三、肥、光、气、热等合成光合产物,并能高效地运转到穗、粒中去而获得高产。?十四、10、本地品种资源:指原产于本地或本地栽培很久的古老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十五、11、品种资源:又叫种质资源,指可用于育种或栽培的栽培作物类型,品种,近缘野生植物及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遗传材料的总称。?十六、12、野生植物资源:指育种工作中有利用价值的各种野生种或近缘野生植物类型。?十七、13、外地品种资源:指从国外和其它地区引进的品种或类型。?十八、14、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指人们通过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创造的供进一步培育新品种用的原始材料。十九、15、品种资源的种植保存:指根据不同作物的耐贮性特点,每隔一定时期(年限)在田间种植一次。?二十、16、品种资源的贮藏保存;指利用仓库或其它设备,使资源材料长期保持生活力的保存方法。?二十一、17、广义引种:指从外地区或外国引进新的植物,新作物,新品种以及为育种和有关理论研究所需要的各种品种资源材料。?二十二、18、生产上的引种:指从外地区或国外引进作物品种,经过简单的试验比较表现适应性强,比当地推广品种增产,能直接在本地区推广种植。?二十三、19、作物的外部环境条件:指作物生存空间周围的一切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耕作栽培条件。?二十四、20、生态因素:在作物生长和环境因素中,对作物生长发育在明显影响的和直接为作物所同化的因素。?二十五、21、生态环境:对作物起综合作用的生态因素的总称。?二十六、22、作物生态类型:指同一作物在不同生态区形成与该地区生态环境及生产要求最相适应的不同品种类型。二十七、23、日照时数:指一个地方日出到日没之间的可照时数。也称光照时数。?二十八、24感光性和感温性:作物对温度的反应称感温性。作物对光照的反应称感光性。二十九、4、不同来源的品种资源各有什么特点,如何利用?三十、答:①本地品种资源:特点,对本地区的自然和栽培有高度的适宜性,对当地条件和病虫害有较强的耐性和抗性。利用,在品种资源的研究利用职权中应首先以三地区性的地方品种和新推广的改良品种为主要的和基本对象。?三十一、②外地品种资源:特点,反映了各自原产地区的自然和栽培特点,具有不同的遗传性状,其中有些是本地品种资源所不具有的,利用是改良本地品种的重要材料。?三十二、③野外植物资源:特点,具有一般栽培作物没有的一些重要性状,如对某些病虫害,不良环境的抗性,独特的品质,以及培育雄性不育系所需要的种质等,利用通过杂交,可以把它们的重要性状转移到作物品种中去。?三十三、④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特点和利用,具有多种多样的优良变异,综合性状好,但在某一方面又存在着缺陷,或者综合性状表现较差,但某些性状表现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