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六观”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讲话中指出,要抓住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个重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为解决腐败这一顽疾指明了方向。一廉政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主观世界的改造。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研讨班上指出,“领导干部加强主观世界改造,最重要的就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领导干部树立廉洁奉公、用权为民的思想观念,首先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腐败问题的发生,无不是权力腐败的表现,而权力腐败的出现,又在很大程度上由领导干部权力观错误所致。大量事实证明,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在权力观上出现偏差,把权力视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就必然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出现失误,把权力变成中饱私囊的手段。而权力观的形成,与地位观、利益观紧密相联。领导干部对地位、利益认识的偏差,必然导致权力观的错误。可见,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是紧密相联的。一个领导干部,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权力、地位和利益的关系,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但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主观世界中属于第二层次,从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因此,开展廉政教育,除了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以外,还必须要求其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正確的世界观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不解决好这个问题,什么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都无从谈起。与世界观紧密相连并受世界观制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样是领导干部必须注重解决好的问题。人生观涉及到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人生的道路应该怎样走的问题,进而涉及到为什么人掌权、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价值观往往是隐含在人的意识深处的东西,是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涉及到为官做人的根本态度问题。剖析这些落马高官贪腐的思想根源,无一不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进而导致错误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所以,加强“六观”教育,是搞好廉政教育的基础,是反腐防变的治本之策。二“六观”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研究领导干部思想变化规律,确立教育的思路和对策。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人的思想随着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领导干部随着地位的改变,其思想也会发生变化。从廉政教育的角度而言,要求我们研究领导干部的思想变化规律,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的条件和原因,积极探寻矫正的方法和措施。比如“权力自负”现象,掌握权力,往往会使人们体验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增加自信,但也很容易走向自醉、自傲、自负,以为自己的本事大得不得了了,权力大得不得了了,地位也高得不得了了,飘飘然,不知所以,为所欲为,结果腐化堕落,背离最初的理想和信念。再如“政绩光环”现象,即政绩卓著的领导干部,其耀眼的光环往往使人疏于“六观”教育,继而在耀眼的光环下迷失自我,不知不觉走向堕落和毁灭。再如“晚节不保”现象,即那些做更大的官已没有希望,就退而求发财的为官现象。这些人基于“提拔太老,退休还早,能捞点儿最好”的心理,往往利用手中的权力,疯狂敛财。这些现象,说明了领导干部在某种特定的境况下人生观价值观容易扭曲变形,进而产生以权谋私的想法和行动。我们应研究这种变化规律,寻求介入的时机和方法,及时教育,及时矫正。第二,针对领导干部思想实际,确立“六观”教育的重点内容。“六观”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因而应该针对领导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苗头性倾向以及症结根源,确定相应的教育重点。比如特权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