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让福贡更美丽十八大学习心得体会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建设美丽中国2012年11月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使我们心潮澎湃,同时也感触颇多。十八大提出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等新思想,不仅体现了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新理念,也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美丽中国、魅力中国一时间成为百姓畅谈的的一个名词。中国是一个美丽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物产丰饶、资源丰富,有着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美丽的原始森里之一、有着大熊猫、东北虎、金丝猴等世界奇珍异宝,几代人从小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走过的。可时代在进步,人类在发展,曾几何时我们曾引为自豪环境在发生这可怕的变化,蓝天白云离我们越来越远、雾霾、桑拿天、暴风雪、环境污染等反常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多。十八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工业文明取代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推动作用不可否认,但也给自然和人类本身带来了一系列叠加的灾难——资源枯竭、气候变暖、核灾难、1超级细菌、生化危机等等,使人类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仅有工业文明不可能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还百姓蓝天白云已提到了迫切的日程。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趋势,是人类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20世纪70—80年代,面对生态环境问题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的危机,西方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了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其中,第1页共3页生态社会、生态正义论观点等较具启发性。与此同时,我们党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也开始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境”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从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到植树造林,从注重环境保护到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首次提出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目标到制定《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认识在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推动也更趋全面深入。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提出和实施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等新理念和举措,逐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和谐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建设生态文明从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从人类文明发展看,如果说农耕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2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代表人类社会对于未来的共同价值追求。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局看,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总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超越了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等传统理念,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文明发展之路。生态文明是生态和文明两个概念的融合,生态文明作为一种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区别于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自然属性所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大布局之一,体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属性和取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抛弃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物化及异化,倡导物质生产循环、消费适度,扩大非物质生产和消费,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第2页共3页实现中华民族持续发展,正在成为全体中国人民努力追求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国土空间是宝贵资源,地球是全人类的财富。保护好这个资源,需要采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和发展生态经济,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