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课题:小学语文六年级第10课《轮椅上的霍金》教材分析:本文讲的是被称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学家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面对命运的挑战,为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给人以强烈地震撼。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节课力求让课堂成为真诚对话的生命殿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的平台,使他们经历阅读的亲近、内化、超越的过程,感受与文本对话的充实。这节课在设计上注重引导学生走进霍金,切身体会他生活的艰难、痛苦之处。由谈到读再到谈从而去感受他的伟大。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用其中的两个造句。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霍金不仅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霍金不仅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教学难点:为什么称霍金为一个非凡的科学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指课题)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霍金,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霍金(齐读课题)(轮椅上的霍金)。2.面对轮椅上的霍金,假如同学们都是一名记者,给你一次采访的机会,你想向轮椅上的霍金问些什么呢?(生答)好,大家提得不错!3.(放背景音乐)师:一天,霍金应邀去做一个学术报告。报告做得非常精彩。可就在报告即将结束之际,一位女记者抢先一步来到霍金的面前。她向霍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PPT出示女记者的提问,背景音乐停。)师:请一位同学来读女记者的提问。(学生读女记者的提问。)4.师:同学们,女记者的这个问题你听懂了吗?(学生思考,回答:命运让霍金失去太多了。PPT出示这句话。)(设计意图:女记者的提问其实是问出了很多人想问而又不敢问的问题,在每个人的心里都认为命运对霍金太不公平了。由此导入新课,使学生先对霍金产生同情。)二、感受“标志性形象”,体会命运的残酷1.师:是呀,在女记者眼里,命运让霍金失去太多了,那么命运究竟让霍金失去了什么?失去了多少呢?(让学生短暂思考。)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去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边读边在书上作一些记号。(学生充分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2.师:同学们,我们来交流一下:命运究竟让霍金失去了什么?A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残酷”具体体现在哪儿呢?请继续。B“1963年,……”“完全”意味着什么?是啊,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读出感情C“1985年,……”“彻底”是怎样理解的呢?(指名)是啊,命运对霍金实在是残酷。D“40年过去了,……”这里的“彻底”又意味着什么呢?(指名)看来,命运对霍金真的很残酷。“不能看书”,感受看书的困难。“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霍金阅读的艰难和他不畏艰难的非凡毅力)让我们仔细端详一下轮椅上的霍金。出示: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只脚则朝内扭曲着。嘴已经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现出“龇牙咧嘴”的样子。(指名读)他的朗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是啊!命运对霍金真是太残酷了!(板书:命运的残酷)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感受到这种不幸。让我们捧起书本读读课文第三节。朗读课文第三节小结:(出示霍金的照片)是呀,无需多言,病痛的折磨,命运的无情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写在了他的脸上,他的身上。命运真的让霍金失去太多了。命运让他失去了健康的身体,失去了正常的生活、读书、写字的能力,失去了生活的乐趣等等同学们,如果此时此刻,一个失去这么多的人就在咱们的教室里,你的心情怎样?(学生交流)3.同学们,从你们的话语中,我分明听到了一颗颗充满同情、充满仁慈、充满伤感的心,这就是“悲悯”。是啊,这位女记者和大家一样,所以她————(出示,学生读上面的话,注意语气。)三、感受成就之伟大1.同学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