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2013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无答案)岳麓版(满分:80分命题人:)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第1~10小题每题2分,第11~20小题每题3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为了方便记忆,小明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A.禅让制B.分封制C.等级制D.世袭制2、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A.春秋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3、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后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主要得益于商鞅变法规定()A.奖励耕织B.推行县制C.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D.奖励军功,按功受爵4、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B.丝绸之路的开通C.昭君出塞D.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5、有人曾经中肯地评价科举制:“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科举制从隋朝的诞生到唐朝的完善、清朝的灭亡,历时l300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①贵族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④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如果研究明朝手工业生产技术,应查阅的主要文献是()A.《梦溪笔谈》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7、李白、杜甫的诗歌特点各不相同,导致二人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A.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B.所受的教育不同C.仕途不同D.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8、战国时期,在岷江流域修筑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可谓之‘天府’也。”这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是()A.大运河B.都江堰C.灵渠D.郑国渠9、叶永烈在《写在炉边的几页日记》中写道:“路边,土炉林立,炉火映红半边天。在一个炼铁厂门口,写着这样一首诗: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文中反映的现象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A.新中国成立初期B.“一五”计划时期C.“大跃进”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10、右图是一幅描述我国某时代人民经济生活的漫画,图中的文字是“欢迎选购”,该时代应是()A.20世纪50年代中B.20世纪60年代初C.20世纪70年代初D.20世纪80年代初11、深圳速度,是中国大陆形容建设速度非常快的一个词,出自1982年11月~1985年12月的37个月期间,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集团公司)一公司在承建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简称国贸大厦)时,创下了三天盖一层楼的速度,这在当时的中国是绝无仅有的。深圳速度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地理因素B.政策因素C.国际因素D.历史因素12、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北宋时,水稻新品种占城稻得到推广B.南宋时,景德镇发展为著名的瓷都C.南宋时,棉纺织技术推广到了江南D.南宋时,四川地区开始出现“交子”13、下列材料,能够反映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是()14、“明志焚衣怒发冲,沙场浴血满弯弓。北往未竟无须恨,东渡终成不朽功。归葬祖茔千古祭,立碑故里万民崇。登高远眺波涛涌,一统神州此愿同。”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A、郑成功B、郑和C、鉴真D、戚继光15、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16、“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7、辜鸿铭曾在北京大学任教,他梳着辫子走进课堂,学生们觉得很怪异,都在发笑。辜平静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