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步步为营拆解惯性秋月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性质。世界上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因此惯性应用非常广泛,惯性现象随时随处可见。虽然如此,但运用惯性知识解释有关现象,仍使不少同学感到力不从心,组织不起语句。下面三招帮你搞定惯性问答题。第一招:对于物体的一部分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而另一部分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问题,解答可按以下三个层次说明:(1)明确研究对象是哪个物体,讲清它原来处于何种运动状态。(2)判明外力作用在该物体的哪一部分,这一部分运动状态怎样变化。(3)说明物体没有受力部分由于惯性保持原有什么运动状态,最后将出现什么现象。例1.古代打仗常用绊马绳绊倒马匹,这是什么道理?答:快速奔跑中的马匹,当马腿碰到绊马绳,马腿被绊住停止运动,而马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马匹向前摔倒。第二招:对于与所研究的物体相关联的另一物体受力改变运动状态,而所研究物体仍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问题,可按以下三个层次说明:(1)明确研究物体,讲清它和相关联的物体,原来处于什么运动状态。(2)判明外力作用在相关联物体上,相关联物体运动状态怎样变化。(3)说明研究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由于惯性保持原有运动状态,最后出现什么现象。例2.如下图所示为一惯性演示仪,A为木块,B、C为棋子,D为橡皮筋,用手把A水平向左拉出一小段距离后松手,棋子B、C离开木块后各怎样运动?为什么?答:手松开木块A后,棋子B落在木块左侧,棋子C将落在木块的右侧。这是因为松手前棋子B和木块A一起处于静止,松手后木块向右运动,而棋子B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落在A的左侧。而棋子C随木块一起向右运动,当木块受阻力(摩擦)停止运动时,棋子C由于惯性仍要向右运动,所以落在木块的右侧。第三招:对于所研究物体离开相关联的物体,仍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问题,可按以下两个层次说明:(1)明确研究物体,讲清它和相关联的物体原来是什么运动状态。(2)说明研究物体离开相关联物体后,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最后出现什么现象。例3.在马戏表演中,坐在奔跑马背上的演员突然从马背上跳起,正当观众担心他会摔在马后时,他却稳稳地落坐马背上,这是什么原因?答:演员坐在马背上,他同马一起以同样的速度向前运动。当他从马背跳起,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在他跳起腾空的这段时间内,人和马向前运动的距离相同,所以演员稳稳的落在马背上。总之,用惯性解释有关现象,千万不要出现“物体在惯性作用下”、“物体在惯性力的作用下”、“这时物体具有了惯性”等不合乎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