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Cl35.5N14S32Fe56Ag108Cu64第Ⅰ卷(客观题共44分)1.下列说法与“节能减排”不相符的是()A.为推广氢能的使用,工业上可采用电解水法制取大量氢气B.将石油裂化、裂解,综合利用石油资源C.有节制地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资源D.倡导“绿色化学”理念,逐步实现化工企业零排放2.与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有关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B.核内中子数C.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D.次外层电子数3.下列有关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Na、Mg、Al的还原性逐渐减弱B.HCl、PH3、H2S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LiOH、NaOH、KOH的碱性逐渐增强D.Na、K、Rb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4.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若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7/10,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Z>Y>XB.Y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都是气体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D.阴离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Z>W>X>Y5.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SO2和SiO2B.CO2和H2SC.NaCl和HClD.CCl4和KCl6.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2CB.HF的电子式:C.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CH4分子的比例模型: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B.冰融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被破坏XYZWC.氯化钠被粉碎离子键未破坏D.分子晶体的熔沸点比较低8.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N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②普通分子有时也能发生有效碰撞③升高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次数④增大反应物浓度会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⑤使用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原因是提高了分子的能量,使有效碰撞频率增大⑥化学反应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A.①②⑤B.③④⑥C.③④⑤⑥D.②③④10.一定条件下反应N2(g)+3H2(g)2NH3(g)在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小到8mol,则2min内NH3的反应速率为()A.12mol/(L•min)B.10mol/(L•min)C.6mol/(L•min)D.4mol/(L•min)11.在一定温度下,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化学平衡:C(s)+H2O(g)CO(g)+H2(g)。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v(CO)=v(H2O)C.生成nmolCO的同时消耗nmolH2D.1mol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H—O键12.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OH)2+2Ni(OH)2Cd+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A.Cd(OH)2B.Ni(OH)2C.CdD.NiO(OH)1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kJ·mol-1,若将含0.5mol充电放电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C.由C(石墨)===C(金刚石)ΔH=+1.90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ΔH=-285.8kJ·mol-114.关于中和热测定实验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B.使用环形玻璃棒既可以搅拌又避免损坏温度计C.向盛装酸的烧杯中加碱时要小心缓慢D.测了酸后的温度计要用水清洗后再测碱的温度15.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