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第八节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测试【知识强化】1.“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山东富有革命传统B.顽固派暗中支持义和团C.山东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空前严重D.山东所受宗教侵略最重2.下列主张中突出体现了农民阶级落后性的是()A.扶清灭洋B.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C.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D.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3.揭开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山东冠县义和拳攻打当地教堂B.德国强占胶州湾C.清政府派袁世凯疯狂镇压义和团D.义和团势力发展到京、津地区4.义和团运动兴起之前其口号是“反清复明”;兴起后其口号是“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余部又提出了“扫清灭洋”的口号,这表明①农民阶级也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②民族矛盾已成为当时社会的最主要矛盾③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认识不断深入④义和团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5.1900年,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是()A.利用—镇压B.镇压—利用用心爱心专心C.招抚—剿灭D.剿灭—招抚—剿灭6.义和团运动最重要的意义是()A.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其灭亡B.暴露了清政府卖国的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D.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7.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B.被清政府利用后出卖C.没有先进阶级领导D.武器落后8.《辛丑条约》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该条约的设立导致了()A.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C.清政府在军事上直接受帝国主义威胁D.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9.《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在《罪己诏》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帝国主义列强“不侵我土地”的根本原因是()A.瓜分狂潮中列强已将中国领土瓜分完毕B.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C.清政府已变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帝国主义侵华主要方式已发生重大改变10.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侵略势力未能完全灭亡中国,其主观原因是()A.中国人民奋起反抗B.清政府竭力交涉C.列强间互相倾轧D.帝国主义力不从心11.《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主要原因是()用心爱心专心①列强帮助清政府清除内乱②条约没有割地等内容,给清政府留了脸面③慈禧仍是列强的座上客④清政府能继续保存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④12.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采取的侵华政策是()A.变更中国国体B.分割中国领土C.扶植满清王朝D.直接统治中国【素质优化】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民族危机严重B.清政府进一步腐朽,黄河连年泛滥C.帝国主义宗教侵略加剧D.清政府实行保护洋教、抑制百姓的政策2.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山东是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场B.帝国主义压迫清政府让袁世凯代替毓贤为山东巡抚C.外国教会势力猖獗、恣意横行D.德国租借胶州湾,英国租借威海卫3.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对义和团由镇压政策改为安抚政策B.义和团对清朝封建政权的本质缺乏明确的认识C.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D.义和团内部被地主阶级篡夺了领导权4.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对义和团,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腑……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这说明当时清政府对义和团的基本态度是()用心爱心专心A.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B.支持义和团的反侵略战争C.镇压、剿灭义和团D.暂时控制和利用义和团5.下列关于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正确的有:①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尖锐矛盾②反映了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③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朴素爱国思想④反映了义和团与清政府联合抗击侵略者()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6.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这是指义和团()A.没有正确区别外来侵略的目的和结果B.没有认清清政府的腐败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C.没有区别开外来侵略和外来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