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二.学习内容:本周学习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注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与地球环境的关系;在从事相关活动的基础上,建立感性认识。理解生物多样性及其丧失的原因,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认识,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三.学习重点:我国的人口状况及生态环境现状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四.学习难点: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和生态环境现状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五.学习过程: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1.我国人口现状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已经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2.我国的人口前景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是:2005年,人口总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下同)要控制在13.3亿以内;201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16亿)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对资源的影响(1)土地资源目前,全球适于人类耕种的土地约1.37×109hm2,人均约0.26hm2。但由于非农用地增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原因,促使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减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人口增加对土地的压力越来越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目前全球大约有5亿人口处于超土地承载力的状态。人口过载对生态环境,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的威胁巨大。(2)水资源虽然水是可再生资源,但也有一定的限度。对某一区域,水循环的自然过程限制了该区域的用水量,这就意味着人均用水量是一定的。如果人口增加,用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同时污水也相应增加,而人均水资源减少。如果要维持生活水准,则需要开采更多的水资源,造成水资源缺乏日益严重,甚至导致水荒。人均年可用水量达1000~2000m3的国家被列为水资源紧张国家,全球现有100多个国家缺水,其中有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十几个国家发生水荒。用心爱心专心(3)森林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人们违背自然规律的制约,不断进行掠夺性开发,比如毁林造田、毁林建房、采伐木材等,使得越来越多的森林受到破坏。森林的大肆砍伐,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问题。2.对能源的影响能源危机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人口和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除了矿物燃料外,木材、秸秆、粪便等都成了能源,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发展中国家的燃料有90%来自森林,造成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许多地区树木被砍光,植物秸秆被烧光,甚至牲畜粪便也用作燃料。全球目前以矿物燃料利用为主,一方面缩短了其耗竭时间,另一方面释放出大量的CO2,引起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危害地球自身的健康发展。3.对环境的影响为了向土地索取粮食,人类向环境施用大量农药、化肥,这种无节制的使用,造成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生产的废水、废气、废渣也严重污染环境,滥开发资源引起资源枯竭、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恶果。综上所述,由于人口增加对粮食、能源和资源的需求,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环境,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破坏又直接危及人类的生活。要解决以上问题,主要途径是控制人口增长,把人口控制在环境负载量以下,与环境和谐共存。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1.全球气候变化2.水资源短缺3.臭氧层破坏4.酸雨5.土地荒漠化6.海洋污染7.生物多样性等(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