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三化学总复习考点2离子反应1.(2010·广东高考·T7·4分)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Ag+、PO43-、Cl-B.Fe3+、H+、I-、HCO3-C.K+、Na+、NO3-、MnO4-D.Al3+、Mg2+、SO42-、CO32-【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离子共存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题。体现了广东高考改革的命题思想。离子共存是广东近几年第一次在高考选择题中出现,说明广东在发展,高考改革也在进步,2011年高考可能还会出现离子共存的试题,希同学们引起注意。【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因复分解、氧化还原而不能共存的问题,无涉及到复杂的反应。【规范解答】选C。A中Ag+和PO43-、Cl-因生成沉淀不共存;B中H+和HCO3-离子生成气体不共存,Fe3+和I-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共存;D中Al3+和CO32-因互促水解不共存,Mg2+和CO32-生成沉淀不共存。【类题拓展】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1.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Ba2+与CO32-、Ag+与Br-、Ca2+与SO42-等不能大量共存。(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S2-、HS-、HSO3-、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3)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H+与Ac-(即醋酸根离子)、CO32-、S2-、SO32-等生成弱酸;OH-与NH4+、Cu2+、Fe3+等生成弱碱;H+与OH-生成水,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如Fe3+、NO3-、ClO-、MnO4-等)与还原性离子(如S2-、I-、Fe2+、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注意Fe2+与Fe3+可以共存。(5)形成配合物:如Fe3+与SCN-反应生成配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2.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1)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肯定没有有色离子。常见的有色离子是Cu2+、Fe3+、Fe2+、MnO4-等。(2)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起反应的离子!(3)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起反应的离子!(4)离子能够大量共存,包括离子相互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会生成沉淀,不会生成气体挥发限制酸性溶液的条件1.PH=1的溶液。2.使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3.使甲基橙呈红色。4.加镁粉放氢气。5.c(OH-)为10-14mol/l。隐含有H+。限制碱性的条件1.PH=14的溶液。2.使红色石蕊变蓝。3.酚酞呈红色。4.甲基橙呈黄色。5.c(H+)为10-14。可酸可碱的条件1.水电离c(OH-)或者c(H+)浓度。2.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3.HCO3-离子不能稳定存在的溶液。2.(2010·安徽高考·T9·6分)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A.Mg2+、Na+、ClO-、NO3-B.Al3+、、、C1-C.K+、Cr2O72-、CH3CHO、D.Na+、K+、、C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带有限定条件的离子共存问题。【思路点拨】注意挖握隐含条件,PH=1的溶液说明溶液中已含有大量的H+。【规范解答】选B。pH1说明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项,在酸性条件下,ClO-和H+生成弱酸HClO,C项,Cr2O72-能氧化CH3CHO(具有还原性)生成CH3COOH,D项,H+与生成硅酸沉淀。【类题拓展】离子共存问题只要离子组内有两种或多种离子能发生离子反应,则这组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不能共存的离子组有:(一)常见能生成沉淀的离子:1.生成碱:2.生成盐:Cu2+与OH—→Cu(OH)2蓝色沉淀Ag+与Cl—→AgCl白色Al3+与OH–→Al(OH)3白色沉淀Ba2+与SO42—→BaSO4白色沉淀Fe3+与OH—→Fe(OH)3红褐色沉淀Ca2+与CO32—→CaCO3白色沉淀Fe2+与OH—→Fe(OH)2白色沉淀Ba2+与CO32—→BaCO3白色沉淀Mg2+与OH—→Mg(OH)2白色沉淀(二)常见能生成气体的离子有:H+与CO32—,H+与HCO3—,H+与S2—,H+与SO32—(三)常见能生成H2O的离子有:H+与OH—,H+与CO32—,H+与HCO3—,H+与SO32—(四)常见能生成弱酸、弱碱的离子有:NH4+与OH—生成NH3·H2O(弱碱),CH3COO—与H+生成醋酸(弱酸)。【方法技巧】审题时应注意题目中隐含条件:1.无色透明:不能存在Cu2+或Fe2+或Fe3+或MnO4—离子2.酸性溶液、PH<7(或=1、2等),说明含有大量的H+3.碱性溶液、PH>7(或=13、14等),说明含有大量的OH—4.注意题目要求是“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