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二.学习目标:1、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条件、过程及影响;2、工业时代经济组织的形式及作用;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影响。三.重、难点讲解:重点:1、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影响。难点: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四.教学过程(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1)18世纪中期,英国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2)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国外市场的需求日益扩大,于是各行业兴起了技术革新的热潮,导致了工业革命的发生。2.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1)机器的发明①棉纺织业织工约翰•凯伊发明飞梭,加快了织布的速度,引起该行业技术发明的连锁反应: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相继研制成功。②冶金业铁匠达比父子发明并改进焦煤炼铁法。③采矿业锁匠托马斯•纽可门研制出蒸汽抽水机,用于排干矿井里的积水;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发明了安全灯。④交通运输业工程师约翰•麦克亚当发明碎石路;到处掀起开凿运河、疏浚河道的热潮。(2)动力机器的革新:工业革命中影响最深远的成就是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它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3)工业布局的变化:蒸汽动力的出现,最终使工厂摆脱了水力条件的限制,工业化速度加快。(4)交通运输业的革命:蒸汽动力的使用,带动交通运输业革命,人类进入铁路运输时代。影响:一方面,铁路的兴建普遍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另一方面,铁路旅行的盛行不仅加剧了整个社会流动的速度和规模,还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冲击。这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工业革命对社会变迁的巨大影响。3.工业革命的扩展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了近半个世纪以后,开始向欧美大陆扩展。在各国随后的工业革命中,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基础。②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导致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③大大地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深化•拓展】工业革命的爆发需具备哪些条件?提示:资本、技术、市场、劳动力、安定的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的保护。(1)资金——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为英国积累了巨额财富。(2)市场——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3)原料——国内资源丰富,海外掠夺。(4)劳动力——圈地运动,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5)技术——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手工工场时期培养了一批具有熟练技能的工匠,他们成为工业革命中的技术革新力量。(6)国家政策保护: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能为资本家带来利润的技术革新。(二)进入电气时代1.标志以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为标志,其中最突出的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2.突出特点科学成了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科学家进行系统研究的科研机构取代了发明家孤零零的阁楼或工场,一些重要发明大多直接来自科学家的实验室,而不是个别发明家的经验积累。3.主要成就电力得到广泛应用,内燃机成为一种新的动力机,化学领域新材料层出不穷,炼钢技术突飞猛进。具体表现为:(1)交通领域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和狄塞尔分别在1883年和1897年发明了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不久,人们将内燃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事业,创制了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2)化学领域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最早提出使用有机化肥,他的再传弟子柏琴发明了人类第一种人工合成染料。德国化学家雷佩发明了合成橡胶、合成油漆及多种塑料。(3)钢铁部门先后出现了多种以发明家名字命名的炼钢法:英国的贝塞麦的酸性转炉炼钢法、德国的西门—马丁的平炉炼钢法、英国的吉尔克里斯特—托马斯的碱性转炉炼钢法。(4)电力的发明及应用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而且还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类迅速跨进了电气时代。(5)电讯事业的发展早在发电机产生之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有线电报。在电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