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检测试题A卷(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角度题号手工工场时期的资本主义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的不满1启蒙的真谛216世纪英国议会作用的加强3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市场统一4德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民主特征5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五口通商对广州的冲击6近代海关制度冲击民族资本主义7甲午战争后的中国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的对外政策8民主政治符合时代潮流9五四运动后的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使命10全面抗战时期的消费合作社11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的负隅顽抗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晋冀豫高三联考)薄伽丘认为,即便是马夫同国王相比也毫不逊色。《十日谈》中也有不少故事叙述了很多出身微贱的人以自己的智慧、毅力战胜封建主和贵族。这些都反映出()A.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奋斗B.人文主义者鼓动推翻君主制C.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D.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解析:D“薄伽丘认为,即便是马夫同国王相比也毫不逊色”表明薄伽丘反对封建特权,不是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奋斗,D项正确,A项错误。人文主义者反对的是封建教会的统治,而不是君主制,B项错误;理性色彩比较浓厚的是启蒙思想家,C项错误。2.(2017·黑龙江大庆一模)康德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说明启蒙的真谛在于()A.思想自由B.人身自由C.推翻专制D.主权在民解析:A康德认为“思想变革”是难以通过“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来实现的,只能通过思想的自由,确立个人的自主判断和独立思考,才能真正防止专制的出现,A项正确。康德认为启蒙的真谛在于人的思想,人身的自由和推翻专制都有利于实现思想自由,但是,不是启蒙的真谛,B、C两项错误。材料未提及主权在民的思想,D项错误。3.(2017·福建厦门二模)在中世纪的英国,最高的法律是抽象的“上帝的法律”。1534年议会制定的法律则宣布,一切宗教法规如果没得到英国实体法的承认,便没有效力,“在上帝之下,英国不承认除国王陛下以外的任何权威……而只服从本国制定的法律。”由此可以推断当时英国()A.君权神授观念动摇B.议会作用有所加强C.法治原则得到确立D.王权开始走向衰落解析:B从1534年的时间信息看,当时英国尚未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国王仍然掌握着国家的最高统治权,但是,法律从“上帝的法律”到1534年宗教法规不能违背本国法律,而英国法律的制定者就是议会,说明议会的作用加强,教会势力衰落,B项正确。4.(2017·江西高三联考)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已经观察到,1776年,整个英国的谷物价格已经趋于统一。到了1793年,英国、荷兰和比利时等国,谷物的市场价格也差别不大。这些现象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价格革命导致粮食价格下降C.部分国家贸易得到迅速发展D.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的交流解析:C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A项错误;价格革命导致粮食价格上涨,B项错误;材料说明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各国价格趋同,是欧洲部分国家经济发展、贸易联系日益加强的结果,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的时间为15、16世纪,D项错误。5.(2017·山东日照摸底)1873年,为对付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工人运动,俾斯麦提出新闻出版法草案,帝国议会担心草案会损害言论自由,没有通过。1878年5月俾斯麦借德皇威廉一世遇刺事件提交“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这表明()A.议会支持社会主义运动B.德国议会政治已趋成熟C.议会依法拥有立法权力D.俾斯麦与议会矛盾尖锐解析:C资产阶级议会不可能支持社会主义运动,A项错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充满专制主义色彩,B项错误;材料中“帝国议会担心草案会损害言论自由,没有通过。1878年5月俾斯麦借德皇威廉一世遇刺事件提交‘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反映出帝国议会依法行使立法否决权,C项正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帝国议会依法行使立法权,俾斯麦与议会矛盾尖锐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6.(2017·河南濮阳一模)鸦片战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