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选修期中考试试卷出卷人:张渚高级中学钱明露2009·4说明: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请将第一卷各题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第二卷在答卷纸上答题。第Ⅰ卷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下列图片,你从中获取的信息主要是图1骨耜图2石犁图3铁器A.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历了粗放到精耕细作的演变B.中国传统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C.中国传统农业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D.铁器的广泛使用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高度发达2.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大错”的理解最具理性的是A.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B.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D.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3.下图中的王家大院,被梁思成称为“全国建筑宝库”,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俯瞰王家大院红门堡建筑群王家大院红门堡门前小广场A.留下了晋商文化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C.影响了工商业扩大再生产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4.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A.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市区和住宅严格分开B.唐代飞钱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宋代城市的坊和市的界限开始被打破用心爱心专心D.元朝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是泉州5、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官渡之战”中有曹兵啃玉米棒的镜头,你认为A、合情合理B、导演未把握历史事实C、基本符合历史原貌D、当时已传入中国6.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位售价下降了25%左右,棉布的进l-3量增加了27%。到90年代出现了“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C.传播了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D.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繁荣7.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民族资本、外国资本、洋务资本与官僚资本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主流的是8.“前年卖粮用箩筐,去年卖粮用船装。今年卡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这段民谣有可能出现于A.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9.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10.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指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用心爱心专心11、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A、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B、近代化的历史趋势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2.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突然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20分钟后,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已经在第一时间获知这一不幸消息。人们获知这一不幸消息主要是通过①电影②电视③报纸④互连网A.②③B.①②C.③④D.②④13.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A..西装B.长袍马褂C.旗袍D.中山装14、14世纪前后,如果你是一名葡萄牙商人,要到中国去,你最有可能的是A.乘中国人的商船一起回中国B.乘刚发明的轮船前往中国C.坐阿拉伯人的骆驼到中国D.乘帆船绕过非洲到达中国15、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②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弱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6.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