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四中高三(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9分)1.在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烧杯里,插入惰性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保持温度不变,一定时间后,溶液中()A.Na2CO3浓度减少B.Na2CO3浓度增大C.Na2CO3浓度增大,并有晶体析出D.Na2CO3浓度不变,并有晶体析出2.已知mg的H2S分子含有x个原子,则mg的NH3分子中所含的分子数为()A.x个B.个C.个D.个3.在一种酸性溶液中存在NO3﹣、I﹣、Cl﹣、Fe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溴单质被还原,由此可推知该溶液中()A.一定含有I﹣,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B.一定含有NO3﹣C.不含有Fe3+,可能含有NO3﹣D.一定含有I﹣、NO3﹣和Cl﹣4.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定有氧元素参加B.氧化剂本身发生氧化反应C.氧化反应一定先于还原反应发生D.一定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5.ng臭氧(O3)中有m个氧原子,则阿伏伽德罗常数NA的数值可表示为()A.B.C.D.6.下列各离子①R﹣②R+③R3+④RH4+⑤RH﹣(R表示不同的元素)都有10个电子,其中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有()A.①②③B.仅有②C.②③④D.①②⑤7.增大压强,对已达到平衡的下列反应产生的影响是()3P(g)+Q(g)⇌2R(g)+2S(s)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没有变化,平衡不发生移动8.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FeS+2e﹣=Li2S+Fe.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Li﹣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的化合价为+1价B.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2Li+FeS=Li2S+Fe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D.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Li2S+Fe﹣2e﹣=2Li++FeS9.对于N2(g)+3H2(g)⇌2NH3(g),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是()A.恒容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B.恒容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生成氨气的速率与氨气分解的速率相等D.N2、H2、NH3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10.将含amolNaOH的溶液逐滴加入到含bmolAlCl3的溶液中与将含bmolAlCl3的溶液逐滴加入到含amolNaOH的溶液中,正确的描述是()A.现象不同,产物种类及物质的量一定相等B.现象相同,产物种类及物质的量有可能相等C.现象不同,产物种类及物质的量不可能相等D.现象不同,产物种类及物质的量有可能相等11.根据电子排布的特点,Ar在周期表属于()A.s区B.p区C.d区D.ds区12.对于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Zn是负极②电子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③Zn﹣2e﹣=Zn2+④溶液中H+向Zn棒迁移.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3.既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又能被氧化成醛的物质是()A.2﹣甲基﹣1﹣丁醇B.2,2﹣二甲基﹣1﹣丁醇C.2﹣甲基﹣2﹣丁醇D.2,3﹣二甲基﹣2﹣丁醇二、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43分)14.化合物A经李比希法测得其中含C72.0%、H6.67%,其余含有氧;质谱法分析得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现代仪器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有以下两种方法.方法一:核磁共振仪测出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5个峰,其面积之比为1:2:2:2:3.方法二:利用红外光谱仪可初步检测有机化合物中的某些基团,现测得A分子的红外光谱如图:已知:A分子中只含有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试填空.(1)A的分子式为;(2)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3)A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分子中不含甲基的芳香酸为.15.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2)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的立体结构为;(3)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层间作用力为;(4)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