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古诗词曲鉴赏一、(2017云南黑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4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所展现的画面。(2分)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被人们广为流传,请任选角度,说说这两句诗好在哪里。(2分)二、(2017云南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4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分析其表达作用。(2分)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将士怎样的复杂感情?(2分)三、(2017曲靖黑卷)阅读下面这首古体诗,回答问题。(含1~2小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草庐。B.“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的随意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C.“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明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D.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的美。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四、(2017曲靖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含1~2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景起兴,对仗工整,点出诗人与友人的送别地点和友人去向。B.“同是宦游人”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友人,借此减轻友人的孤独、哀愁之感。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紧承颈联,点出“送”的主题,劝勉友人在离别时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彼此落泪沾襟。D.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这首诗的颈联被人们广为流传,请任选角度赏析。(2分)五、(2017陕西黑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4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请从炼字的角度,简要赏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两句。(2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六、(2017陕西白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4分)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2分)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但蕴含的哲理不同,试做简要分析。(2分)七、(2017河北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3题。(7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湾的《》。(1分)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这首诗的颈联。(3分)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的“客路”“行舟”对偶点题,暗含漂泊羁旅之情,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B.颔联描绘了一幅春潮涌涨,江水与两岸齐平,江面更显开阔;波平浪静,大江直流,船帆高悬的画面。意境开阔,情绪饱满。C.尾联运用设问,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回家书,寄托了诗人的思乡思亲之情。D.这首诗为思乡之作,表现了诗人悲观的心情和淡淡的愁绪,朗读时要用低沉、忧伤的语调。八、(2017河南黑卷)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共4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