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鲁科版高一第一册化学试题VIP免费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鲁科版高一第一册化学试题_第1页
1/5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鲁科版高一第一册化学试题_第2页
2/5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鲁科版高一第一册化学试题_第3页
3/5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学习·理解1.下列有关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到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B.探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是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C.探究金属钠的性质只需应用实验法即可D.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答案C解析探究金属钠的性质除了用到实验法,还需用到观察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总结,故C错误。2.下列关于氯气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B.氯气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干燥有色布条褪色C.氯气与铁发生反应生成FeCl2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瓶口出现白雾答案A解析Cl2没有漂白性,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Cl2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非金属单质,与Fe反应生成FeCl3,H2在其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3.氯气可用于消灭田鼠,为此,可将氯气用软管通到田鼠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①黄绿色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有毒④易液化⑤溶于水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③④⑤答案B解析将Cl2通入田鼠洞中灭鼠,一方面利用其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另一方面利用Cl2有毒的性质。4.用自来水养金鱼时,我们通常先将自来水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A.利用日光中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B.提高水温,有利于金鱼生长C.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D.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答案D解析自来水用Cl2消毒时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的HClO见光易分解:2HClO=====2HCl+O2↑。5.下列现象不属于H2在Cl2中燃烧现象的是()A.苍白色火焰B.瓶口有白雾C.集气瓶内气体颜色变浅D.爆炸答案D解析H2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因生成的HCl在空气中形成盐酸的小液滴而导致瓶口形成白雾,瓶内因Cl2被消耗而导致颜色变浅,但不会发生爆炸。6.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CuCl2B.FeCl2C.FeCl3D.AlCl3答案D解析Cu与盐酸不反应;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Al与盐酸、氯气反应都生成AlCl3。7.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A.氯化钙溶液B.次氯酸钠溶液C.漂白粉溶液D.氯水答案A解析氯水中含有HClO,NaClO、Ca(ClO)2与CO2和H2O反应生成HClO,故氯水、次氯酸钠溶液、漂白粉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应用·实践8.氯水不稳定,要现用现配,下列吸收氯气制备氯水的装置最合理的是()答案D解析Cl2有毒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故需要把导管插入水中吸收氯气,并注意尾气处理。A、B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C装置的瓶塞上缺少与瓶外相通的导气管,故气体难以通入瓶中。9.0.9g某元素的单质与氯气反应后,质量增加3.55g,则这种元素是()A.PB.MgC.AlD.Fe答案C解析增加的质量就是Cl2的质量,所以0.9g这种元素的单质能与3.55gCl2反应。由关系式2P~3Cl2或2P~5Cl2,Mg~Cl2,2Al~3Cl2,2Fe~3Cl2可知,C项符合题意。10.如图所示,A处通入Cl2,当关闭B阀时,C处红布条没有明显变化,当打开B阀时,C处的湿润红布条褪色。则D瓶中装的溶液是()A.浓H2SO4B.NaOH溶液C.水D.饱和食盐水答案B解析关闭B阀,Cl2进入D中,C处湿润的红色布条没有明显变化,说明Cl2被D中溶液吸收掉,各选项中只有NaOH溶液能吸收Cl2。11.当氯气泄漏时,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②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小苏打水浸湿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可解毒④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答案B解析氯气有毒,为避免人体中毒,应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故①正确;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盐酸可与碳酸氢钠反应,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小苏打水浸湿的口罩,以避免中毒,故②正确;氯气可与碱反应,故碱性物质的水溶液可吸收Cl2,故③正确;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故④正确;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将人群转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课时作业(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鲁科版高一第一册化学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