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京津鲁琼专用)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七 数学文化及数学思想 第1讲 数学文化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数学试题VIP免费

(京津鲁琼专用)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七 数学文化及数学思想 第1讲 数学文化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数学试题_第1页
1/11
(京津鲁琼专用)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七 数学文化及数学思想 第1讲 数学文化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数学试题_第2页
2/11
(京津鲁琼专用)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七 数学文化及数学思想 第1讲 数学文化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数学试题_第3页
3/11
第1讲数学文化函数中的数学文化题[典型例题]在《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如图所示,鳖臑ABCD中,AB⊥平面BCD,且BD⊥CD,AB=BD=CD,点P在棱AC上运动,设CP的长度为x,若△PBD的面积为f(x),则函数y=f(x)的图象大致是()【解析】如图,作PQ⊥BC于Q,作QR⊥BD于R,连接PR,则PQ∥AB,QR∥CD.因为PQ⊥BD,又PQ∩QR=Q,所以BD⊥平面PQR,所以BD⊥PR,即PR为△PBD中BD边上的高.设AB=BD=CD=1,则==,即PQ=,又===,所以QR=,所以PR===,所以f(x)==,故选A.【答案】A中华太极图,悠悠千古昭著于世,像朝日那样辉煌宏丽,又像明月那样清亮壮美.它是我们华夏先祖的智慧结晶,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骄傲象征,它更是中华民族献给人类文明的无价之宝.试题通过太极图展示了数学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对点训练](2019·福建泉州两校联考)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人持金出五关,前关二而税一,次关三而税一,次关四而税一,次关五而税一,次关六而税一,并五关所税,适重一斤.”其意思为:“今有人持金出五关,第1关所收税金为持金的,第2关所收税金为剩余持金的,第3关所收税金为剩余持金的,第4关所收税金为剩余持金的,第5关所收税金为剩余持金的,5关所收税金之和恰好重1斤.”则在此问题中,第5关所收税金为()A.斤B.斤C.斤D.斤解析:选C.设此人持金x斤,根据题意知第1关所收税金为斤;第2关所收税金为斤;第3关所收税金为斤;第4关所收税金为斤;第5关所收税金为斤.易知++++=1,解得x=.则第5关所收税金为斤.故选C.数列中的数学文化题[典型例题](2019·河北辛集中学期中)中国古代数学著作《张丘建算经》中记载:“今有马行转迟,次日减半,疾七日,行七百里.”其意思是:“现有一匹马行走的速度逐渐变慢,每天走的里数是前一天的一半,连续行走7天,共走了700里.”若该匹马按此规律继续行走7天,则它这14天内所走的总路程为()A.里B.1050里C.里D.2100里【解析】由题意可知,马每天行走的路程组成一个等比数列,设该数列为{an},则该匹马首日行走的路程为a1,公比为,则有=700,则a1=,则=(里).故选C.【答案】C(1)数列中的数学文化题一般以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中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问题为背景,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2)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将古代实际问题转化为现代数学问题,掌握等比(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对点训练](一题多解)《九章算术》中有一题:今有牛、马、羊食人苗.苗主责之粟五斗.羊主曰:“我羊食半马.”马主曰:“我马食半牛.”今欲衰偿之,问各出几何.其意思是:今有牛、马、羊吃了别人的禾苗,禾苗主人要求赔偿五斗粟.羊主人说:“我羊所吃的禾苗只有马的一半.”马主人说:“我马所吃的禾苗只有牛的一半.”若按此比例偿还,牛、马、羊的主人各应赔偿多少粟?在这个问题中,牛主人比羊主人多赔偿()A.斗粟B.斗粟C.斗粟D.斗粟解:选C.法一:设羊、马、牛主人赔偿的粟的斗数分别为a1,a2,a3,则这3个数依次成等比数列,公比q=2,所以a1+2a1+4a1=5,解得a1=,故a3=,a3-a1=-=,故选C.法二:羊、马、牛主人赔偿的比例是1∶2∶4,故牛主人应赔偿5×=(斗),羊主人应赔偿5×=(斗),故牛主人比羊主人多赔偿了-=(斗),故选C.三角函数中的数学文化题[典型例题]《数书九章》中给出了“已知三角形三边长求三角形面积的求法”,填补了我国传统数学的一个空白,与著名的海伦公式完全等价,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人具有很高的数学水平,其求法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若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即S=,现有周长为2+的△ABC满足sinA∶sinB∶sinC=(-1)∶∶(+1),用上面给出的公式求得△ABC的面积为()A.B.C.D.【解析】由正弦定理得sinA∶sinB∶sinC=a∶b∶c=(-1)∶∶(+1),可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1)x,b=x,c=(+1)x,由题意得(-1)x+x+(+1)x=(2+)x=2+,则x=1,故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A...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京津鲁琼专用)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七 数学文化及数学思想 第1讲 数学文化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数学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