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教材版本:北师大版课时:1主备人(姓名/单位):樊丽荥阳市第二初级中学课题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的关系课时1课型新授学习目标的表述:1.通过自学、小组交流,会根据图形或生活中特定的数量关系写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会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归纳总结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3.通过自主检测的训练,能根据关系式求出相应变量的值。设置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要求探索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2.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理解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的意义和体会到了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基础上,教材通过对三角形的底边的变化引起三角形面积的变化问题的探索,探索出了变量间的变化规律可用关系式来表达,运用表达式可以描述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具体变化的情况。3.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平时的生活中又经常接触到一些具有变化关系的量,初步理解了自变量及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具备了从一个具体问题中辨别自变量与因变量的能力。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评价任务的设计:任务1:观察思考图形中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抢答,老师提问,合作交流的方式得出关系式;任务2任务1::让学生通过自己计算,老师提问,演板的方式根据关系式代入自变量的值求出因变量的值。设计意图:本节课的重点是:找问题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式;根据关系式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实例,以现实为背景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加深对知识的体会。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学习活动评价标准教师活动目标达成情况反思与评价1.经历探索某些图形中变量之间第一环节:生活中的数学活动内容:1、播放一段商场促销的火爆场面2、一种饮料为了促销,实行大降价,顾客越多,销量很大,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服务员只做了下表数量/个21234售价/元1.73.45.16.8(1)表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能说出买10瓶饮料的售价吗?学生能说这段视频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能回答出两个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能语言不够准确,教师要适当引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大部分学生能回答出问题的关系的过程,能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2.通过练习,能根据关系式求因变量的值。第二环节:复习篇1、△ABC的底边BC=a,BC边上的高为h,若用y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则面积y=____________2.圆柱的底面半径是r(cm),高h(cm),则圆柱的体积V=________,当r=3,h=6时,V=;3.圆锥的高为h,底面半径为r,那么圆锥的体积V=;当高h=4时,圆锥的体积V=.第三环节:自学探究提出思考问题:如果△ABC底边BC上的高是6厘米。当三角形的顶点C沿底边BC所在直线向点B运动时,三角形的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ABC中的哪些因素在改变?(1)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能通过讨论、思考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去讨论、思考、尝试,教师及时点拨、评价学生探索的结果,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上述问题,教学效果良好(2)如果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y(厘米2)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3)当底边长从12厘米变化到3厘米时,三角形的面积从_____平方厘米变化到_____平方厘米.第三环节:学习新知y=3x表示了和之间的关系,它是变量y随x变化的关系式。注意:关系式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另一种方法,利用关系式,如y=3x,我们可以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会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另一种方法:关系式。引导学生体会“关系式”表达变量间的变化关系的优势,与数值转换机相似。第四环节:巩固提高活动内容:如图4-2所示,圆锥的高是4厘米,当圆锥的底面半径由小到大变化时,圆锥体积也随之而发生了变化。能准确填出相关问题组织、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变式”,鼓励学生归纳总结“问题变式”的学习体会,注意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