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文点晴第9课谈生命【重点字词】1.生字注音。休憩qì枭xiāo鸟荫庇yìnbì芳馨xīn云翳yì怡yí悦【重点句段】1.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人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2.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3.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4.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5.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6.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重点常识】《谈生命》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家。【重点问题】比喻句的含义:作者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第10课那树【重点字词】1.生字注音。佝偻gōulóu倒坍tān紊wěn乱虬qiú须砥dǐ2.解释下面词语。(1)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2)周道如砥:这里是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重点句段】1.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2.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于是弱小而坚忍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重点常识】《那树》的作者王鼎钧是台湾当代作家。【重点问题】写作特点:《那树》这篇文章,作者以形象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描写,讲述了那树的生命历程,用形象打动人心,尤其是那树“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更是给大家震撼。第11课地下森林断想【重点字词】沙砾lì嶙峋línxún狼嗥háo沉湎miǎn孱chán弱愤懑mèn【重点句段】1.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吗?峡谷莫非不明白?2.火山制造了峡谷、深渊,却没有留下生命,山是光秃秀的,谷是光秃秃的,太阳依然高悬,可是山没有颜色,谷没有颜色……3.虽然相对无言,却是心心相通。它敬仰峡谷深沉的品格,钦佩峡谷坚忍的毅力,它为阳光的偏爱愤懑,为深渊的遭遇不平。【重点常识】《地下森林断想》的作者是张抗抗。【重点问题】思想内容:文章所表达的是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态度与追求:与世无争、深沉、坚忍、顽强、对未来坚定的信念、对逆境不屈的毅力。第12课人生【重点字词】瞻zhān望挖掘jué攫jué取鲑guī鱼臆yì测馈kuì赠【重点句段】1.人生就是这样:专注地攫取更多的领地,得到更宽阔的视野,更充分的经验,更多地控制人和事物。2.他们保持着青年的全部特征:爱冒险,爱生活,爱争斗,精力充沛,头脑活跃,无论他们多么年老,到死也是年轻的。3.他们依靠天赋的才能,用冷静的头脑信任自己的才能,相信它会使他们走上正路,因为天赋的才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重点常识】1.《人生》的作者勃兰兑斯是丹麦国的文学评论家。2.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3.散文的形式的“散”就是散淡散漫、自由灵活。这种自由灵活,表现为在服从内容需要的前提下,写法不拘一格,任意起止。【重点问题】巧妙的比喻:这篇散文以“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爱的情感,以及让一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高塔”等四种情景纯属虚拟,是为说理而设置的,也就是说课文寓深刻的道理于一系列形象之中,夹叙夹议,而不是空发议论,写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鼓舞。二、阅读题典【题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八里店二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题目】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题目。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