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秦灭六国,始皇自称“赖宗庙之灵”,进而又采用“五德之运”学说,“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这突出反映了()A.礼乐制度被皇帝强化利用B.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C.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D.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2.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秦始皇针对上述问题,“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A.攻打匈奴,修长城B.实行分封制C.实行郡县制D.实行行省制3.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论者认为()A.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B.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D.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4.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A.吸取分封制导致战国诸侯割据纷争的教训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C.它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5.秦朝的下列措施能否定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是()①郡县制②三公九卿制③皇位继承制④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A.①②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史记集解》中有:“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7.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皇帝信玺右丞相印御史丞印南郡侯印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秦半两钱(见右图)作为中国最早的统一货币,其形制外圆内方,以后被历代仿效,成为中国古代铜钱的统一形制。关于这种设计下列说法最全面的是()A.反映了统治者希望统治区域广阔无边的愿望B.体现了中央政权有序治理四方的中心地位C.凸显了“皇权至上”和“国家统一”的理念D.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9.山东是我国经济和文化大省,历史悠久,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历史上的山东行政图图一图二(1)图一反映的山东大地出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它是何时实行的?(2)图二中,山东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始于何时?(3)以上所述两种政治制度在地方权限上有何不同?各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答案1.D2.C3.A4.C5.A6.D7.C8.C9.(1)分封制,西周。(2)郡县制,秦朝。(3)权限:在分封制下,地方享有较大的独立性,而郡县制下的官员由国家任免,绝对服从中央。影响:分封制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稳定。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