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据此回答1~4题。1.某著作序言中说:“是书……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对该著作的认识错误的是()A.由于全社会对外国势力认识不深刻,故“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未付诸实践B.主张与外国礼尚往来C.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抵御外国侵略2.下列各项联系紧密的一组是()A.《四洲志》《各国律例》B.《各国律例》《海国图志》C.《四洲志》《海国图志D.《海国图志》《各国律例》3.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是()A.林则徐B.康有为C.谭嗣同D.严复4.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来源不包括()A.传统的儒家思想B.西方民主思想C.洋务运动的实践D.早期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的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据此回答5~10题。5.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新青年》在上海的创刊B.《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C.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D.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6.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A.民主与科学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宣传马克思主义7.新文化运动把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作为斗争所向,最主要的原因是()A.儒家思想是维护专制统治的理论依据B.当时袁世凯推崇儒家思想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文化落后D.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8.“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它们自由发展。”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在当时的积极作用是()A.缓和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矛盾B.鼓励了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C.吸收消化尊孔复古思想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9.图20-1.所示的书籍或人物,将新文学和批判封建礼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是()10.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②都提倡民权和西学③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④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表述正确的是()①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②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③在马克思主义传人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2.在图20-2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13.中国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20年代思想潮流更迭快,冲突剧烈,不能说明()A.中国多种新的政治派别的产生B.中国人民积极探索救国真理。C.中国重视民主,提倡言论和思想自由D-中国政治近代化趋势的要求14.“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这种言论应属于()A.早期维新思想B.西学中用C.中体西用D.西体中用l5.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A.学术观点不符合史实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C.损害了孔子的威信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16.19世纪末,维新思想之所以能取代洋务思想在中国思想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主要原因在于()A.洋务运动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B.民主革命思想还未能广泛传播C.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光绪帝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17.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本质相同B.力主改造儒学C.主张向西方学习D.向西方学习的层次是一致的18.(07年高考上海文综卷)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人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19.在新文化运动中,首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是()20.早期维新思想同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潮”相比,其主要不同点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