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苏联与布雷顿森林体系1战后英美对世界经济主导权的争夺2布雷顿森林体系濒临瓦解的表现3后发国家对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追求4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关贸总协定5世界经济合作体系化的表现6综合7一、选择题1.(2017·广东韶关摸底)1944年8月苏联官方刊物登载:“苏联对战后合作感兴趣,因为这样的合作让美国得以推动并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进程,使我们能够沿着社会经济获得更大发展的道路快步前进。”这表明()A.美苏两国已就战后合作达成一致B.苏联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抱有期望C.全球化的统一市场正式开始运作D.苏联力图缓和与美国的尖锐矛盾解析:B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1944年8月”苏联就表达了借助美国发展经济的意图,这与最终苏联未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对比,表明最初苏联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抱有期望,故答案为B项;A、C两项中的“达成一致”“统一市场”与史实不符,美苏在战后经济领域的安排未达成一致,苏联被排斥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外;材料“1944年8月”,此时,美苏间依旧是盟友,战略合作是主流,故D项排除。2.为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943年英国推出“凯恩斯计划”,指出拥护自由贸易的前提是必须强制顺差国花掉顺差余额;美国推出“怀特计划”,认为捍卫自由贸易的目的是允许顺差国积累债权。这表明英美两国()A.激烈争夺世界经济主导权B.在经济实力上仍不相上下C.阻碍了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都在否定自由贸易的准则解析:A英美两国的不同主张,出发点都是维护国家利益,故材料反映的是英美两国在争夺世界经济霸权,故A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英国实力下降,无力维持原来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故B项错误;两国虽然提出的计划不同,但都是为了维护贸易自由,为了重建世界经济体系,故C项错误;从材料可知,两国都维护自由贸易,故D项错误。3.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的黄金储备从战后的250亿美元急剧下降到90亿美元,黄金存量从8亿多盎司骤减到2.5亿盎司。而此时的欧洲各国,至少囤积着800亿美元,有权要求美国兑付22.8亿盎司的黄金。该现象的出现表明()A.布雷顿森林体系濒临瓦解B.世界金融中心再度发生转移C.美国经济衰退,丧失主导权D.欧洲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提高解析:A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承诺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材料中美国黄金储备和存量不足以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国际责任,故A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金融中心转移到美国后,目前尚未发生再转移,故B项错误;此时布雷顿森林体系尚未解体,美国并未丧失主导权,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欧洲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提高的信息,故D项错误。4.(2018·湖南长郡中学考试)1946年,千家驹在评价《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时说:“这种互惠是一种狼与羊的互惠。狼对羊说,你可以咬我一口,我也只要咬你一口,这不是‘平等’‘互惠’之至吗?”千家驹旨在强调()A.战后国际经济制度化不利于自由贸易B.关贸总协定有助于实现国际贸易自由C.后发国家对国际经济合理秩序的需求D.平等互惠是战后世界遵循的共同原则解析:C材料强调“狼与羊的互惠”不是真正的平等互惠,后发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弱势,希望建立国际经济合理秩序,故答案为C项。5.1933~1944年在任的美国国务卿考德尔·霍尔就当时的国际贸易状况谈到:“无拘无束的自由贸易对应着和平时代;而高关税、贸易壁垒和不平等的经济竞争,则对应着战争……”战后国际社会在吸取这一教训的基础上成立了()A.亚太经合组织B.关贸总协定C.布雷顿森林体系D.世界银行解析:B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性国际组织,不能体现国际贸易状况,故A项错误;关贸总协定是世界范围内各国所制定的国际贸易协定,其目的就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故B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与贸易壁垒无关,故C项错误;世界银行的主要功能是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贷款,与贸易壁垒无关,故D项错误。6.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属于自发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观点的依据是()A.第二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