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2007新考纲测试目标和能力要求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⑴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⑵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⑶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2、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及化学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了解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反应原理及有关化学反应。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⑴能依据所提供的资料或信息,获取并归纳元素化合物的性质。⑵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具备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基本思路。⑶尝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等原理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命题预测1.《2007考试大纲》中有“如Na、Al、Fe、Cu等”的内容叙述,Na、Al、Fe、Cu元素化合物自然成为命题热点。3.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跟化学实验的综合。近几年的实验试题中比较多地出现了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为落点的实验试题和元素推断题,请大家加以重视。知识体系和复习重一、金属元素的通性1、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⑴结构特点: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____,原子的半径(与同周期元素相比)___。⑵位置:金属元素集中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方,分布于______族和所有的_____族中,_____族是完全由金属元素构成的族。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规律:⑴跟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的剧烈程度;⑵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弱;⑶置换反应;⑷原电池的正、负极;⑸电解时金属阳离子的放电顺序(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3、金属单质的性质:⑴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①金属在化学反应中都较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M-ne—=Mn+。可以根据___________判断金属单质还原性的强弱。②金属单质跟酸反应的规律: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与非氧化性酸发生置换反应,实质是:M+nH+=Mn++H2↑等物质的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H2物质的量多少决定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等质量的金属跟足量的酸反应生成H2的多少应如何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B、与强氧化性酸的反应:Fe和Al遇冷的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强氧化性酸跟金属反应不能生成H2,为什么?写出几个典型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⑴碱性氧化物,如Na2O、FeO、CuO、Fe2O3等,其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性氧化物,如Al2O3,其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⑶过氧化物,如Na2O2、BaO2等,其晶体中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阴离子是___;过氧化物典型的化学性质是,原因是,为什么H2O2也存在此典型性质?。5、金属氢氧化物:NaOH、Ca(OH)2、Mg(OH)2、Al(OH)3、Fe(OH)3、Cu(OH)2①属于强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②难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③受热易分解的是________________④易被氧化的是_______________⑤能经水解反应生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⑥和HI反应不能生成对应价态金属盐的是_________。实验室中如何制备Al(OH)3和Fe(OH)3?为什么?7、金属的冶炼:⑴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方法: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常用以下三种方法:电解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还原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分解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应用小结二、重点金属元素化合物1、镁铝及其化合物(1)镁是活泼金属,虽不跟碱性溶液反应,但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也能与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反应产生H2。(2)注意对Al2O3、Al(OH)3两性的理解,以及对Al3+、AlO2-存在条件的认识。Al2O3、Al(OH)3仅能溶于强酸和强碱溶液中(如在氨水和碳酸中均不溶),Al3+、AlO2-只能分别存在于酸性与碱性溶液中。Al3+与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共存:OH-、CO32-、HCO3-、SO32-、S2-、AlO2-,其中OH-是因为直接反应,其余均是“双水解”。AlO2-与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共存:H+、HCO3-、NH4+、Al3+、Mg2+、Cu2+。其中H+和HCO3-是因为直接反应(AlO2-+HCO3-+H2O=Al(OH)3↓+CO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