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安徽省宣城六中中考化学考前仿真考试卷(开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1.小兰在生活中遇到下列现象,你帮她挑出其中一个不同于其它三种变化的是A.紫罗兰花遇到食醋变红B.石灰浆粉刷的墙壁变硬C.纯碱能使馒头疏松多孔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2.下列疾病与缺乏某种元素无直接关系的是A.贫血B.佝偻病C.甲状腺肿大D.近视3.端午节前,国家食品监督部门检出一种由“返青棕叶”包装的粽子。这种“返青棕叶”多以硫酸铜为添加物,含砷、铅、汞等重金属元素,长期食用有害健康。硫酸铜是一种A.氧化物B.酸C.碱D.盐4.走进新装修的房屋常有一股异味,利用有关分子的性质解释该现象,最合理的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的体积很小5.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局2005年10月9日宣布,地球最高峰----珠峰的“身高”为8848.43m。与我国1975年公布的数据8852.13m相比,珠峰“身高”整整低了3.70m!据悉,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峰顶冰雪厚度变薄是珠峰变“矮”的主要原因之一。则与此相关的环境问题是A.温室效应B.酸雨C.臭气层衰竭D.白色污染6.2006年4月23日,温家宝总理到重庆市江北区光大奶牛科技园养殖基地考察,他在那里留言:“我有一个梦,让每个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牛奶是一类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下四个选项中,你认为不正确的说法是A.饮用牛奶可以补充人体钙质B.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C.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D.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主要的供能物质7.下列做法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用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B.加入净水剂(如明矾),使硬水转化成纯净水C.寻找新的催化剂使水变成油D.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用蜡烛代替红磷8.市场上销售的某“84”消毒液,其商品标牌上有如下叙述:①本品为无色液体,呈碱性;②使用时加水稀释;③可对餐具、衣物进行消毒,可漂白浅色衣物。你认为“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可能是A.Na2CO3B.SO2C.NaClOD.KMnO49.小明同学想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是由MnO4—造成的,而不是由K+造成的,他设计的下列实验事实与证明该问题无关的是A.观察氯化钾、硝酸钾、硫酸钾溶液都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的颜色与K+无关B.向氯化钾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不反应C.向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振荡,静置后见紫红色褪去,表明溶液的紫红色是由MnO4—造成的D.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固体质量减少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对一些生活物质进行鉴别。鉴别下列家里厨房中各组物质所采用的方法或所加物质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选项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或所加物质A蒸馏水和食盐水①萝卜条②蒸发水B食盐和面碱(Na2CO3)①稀盐酸②闻气味C硬水和软水①肥皂水②煮沸D黑醋和酱油①闻气味②尝味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5分)11.(3分)如果用“”表示H原子,用“”表示Cl原子,则右图中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图示的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12.(6分)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⑴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⑵将t2℃时的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无溶质析出的是;⑶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较纯净的A,可采用的方法;⑷若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t1℃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13.(4分)2006年3月9日CCTV新闻频道报道,欧洲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过去不为人知的大气污染源——亚硝酸(HNO2)气体。在阳光充足时,这种气体会使大气层底部臭氧增多,导致城市上空产生有害烟雾。(1)H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亚硝酸根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2)亚硝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肉制品加工中作发色剂。我国《食品添加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熟肉制品中亚硝酸钠含量不得超过0.03g/kg。限量使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知名品牌的火腿肠每根的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