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卷(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A.幽王荒淫无道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答案】C【解析】周幽王为博得爱妃一笑而烽火戏诸侯,表明幽王荒淫无道,A正确;周幽王点燃烽火,诸侯悉至,体现了分封制下诸侯对周王要承担的服从命令随从作战的义务,BD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无法反映“诸侯势力强大”,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名师点睛】解题关键是清楚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关于分封制的分封对象、主要诸侯国、分封内容、诸侯义务和分封制的意义都是常考点,必须牢记,本题如果掌握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问题便迎刃而解。2.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即中书省)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由此可见,元代行省是为了A.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控制地方C.缓解民族矛盾D.提高汉族官僚地位【答案】B【解析】根据“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即中书省)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说明行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不是加强君主专制,故B正确A错误;C不是材料的主旨;材料没有涉及D。3.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地改革B.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从三公九卿——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这个过程体现了相权不断削弱,最终被废除,君权不断加强,最终达到顶峰的发展趋势。故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体现了强化君主集权的理念,故选B;题干材料无法体现CD;A不是材料的主旨。【名师点睛】中央机构的演变反映的是专制主义空前加强,如:三公九卿——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反映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4.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这一制度是A.监察制度B.科举制度C.九品中正制D.察举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判断,这一制度的选官依据是考试成绩,B符合题意;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选官依据分别是门第和孝廉,排除CD;监察制度不属于选官制度,排除A。【名师点睛】选官制度的演变需要牢固掌握,汉朝察举制的选官依据是孝廉,魏晋南北朝选官依据是门第,隋唐开始的科举制选官依据是考试成绩,呈现出越来越公正、公平、客观的趋势。5.关于古代“市”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①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②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③隋朝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唐代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④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时间上的限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草市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唐代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故③错误;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时间上的限制,都符合史实,故①②④正确,故选C。6.请辨别下图,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的是【答案】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故B正确;A属于铁制农具,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