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省萍乡市上栗二中高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1.某同学做完铜、锌原电池的实验后得出了下列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B.由铜、锌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铜是负极C.电子沿导线由锌流向铜,通过硫酸溶液被氢离子得到而放出氢气D.铜锌原电池工作时,锌被硫酸溶解,所以才产生电子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K+、Fe2+、MnO、SOB.c(Fe3+)=0.1mol•L﹣1的溶液中:K+、ClO﹣、SO、SCN﹣C.=1012的溶液中:NH、Al3+、NO、Cl﹣D.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NH、K+、Cl﹣、SiO3.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B、C、D同周期且相邻,E原子核外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C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常见气体甲.A、B、C3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E>B>C>DB.A分别与B、C、D、E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和沸点最高的都是ADC.E单质性质稳定,但其元素在自然界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D.化合物乙中一定含有共价键,可能含有离子键4.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5B.11:3C.3:1D.4:15.有如图下4种碳架的烃,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和d是同分异构体B.b和c不是同系物C.a和d都能发生加成反应D.只有b和c能发生取代反应6.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A和bmolB气体,发生如下反应:A(g)+B(g)⇌2C(g),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n(A)为0.4mol.在反应过程中体系的温度持续升高,实验测得混合气体中C的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5min,C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l•L﹣1•min﹣1B.图中温度T1时的正反应速率等于温度T3时的正反应速率C.该反应温度T2时的平衡常数大于温度T3时的平衡常数D.图中T2时,若只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不改变7.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克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A.等于1.06克B.大于1.06克而小于2.86克C.等于2.86克D.大于2.86克8.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K2FeO4被氧化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C.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3e﹣+5OH﹣═FeO42﹣+4H2O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二、解答题(共4小题)9.绿矾晶体(FeSO4•7H2O,M=278g/mol)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的重要成分.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及少量FeS、SiO2),制备绿矾的过程如下:(上述过程所加试剂均过量)试回答:(1)操作Ⅰ为(填写操作名称).(2)试剂Y与溶液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检验所得绿矾晶体中含有Fe2+的实验操作是.(4)操作Ⅲ的顺序依次为、冷却结晶、过滤、、干燥.(5)某同学用酸性KMnO4溶液测定绿矾产品中Fe2+含量:a.称取11.5g绿矾产品,溶解、配制成1000mL溶液;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c.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①步骤a配制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②该同学设计的下列滴定方式,最合理的是(夹持部分略去)(填字母序号).③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④判断此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是;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KMnO4溶液液面,其他操作均正确,则使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⑤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10.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D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甲、乙、丙为化合物,其中甲为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乙在常温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