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化学周周练(十一)7.古代的很多成语、谚语都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对成语、谚语的解释正确的是A.“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爆炸发生的是分解反应B.“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C.“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8.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800C时,1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10—11NAB.含0.1molNH4HSO4的溶液中,阳离子数目略小于0.2NAC.C3H8分子中的2个H原子分别被1个-NH2和1个-OH取代,1mol此有机物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13NAD.以Mg、AL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导线上流过NA个电子,则正极放出H2的体积为11.2L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反应中常说的卤化、硝化、水化都属于取代反应B.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的名称为:2,2,4-三甲基-4-戊烯C.分子式为C8H11N的有机物,分子内含苯环和氨基(-NH2)的同分异构体共14种D.乙烯、氯乙烯、甲苯三种有机物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10.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e、f是由这些元素组的化合物,d是淡黄色粉末,m为元素Y的单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Z>YB.Z2Y2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其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比值为2∶1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D.由上述4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11.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12.25℃时,体积均为100mL、浓度均为0.1mol/L的两种一元酸MOH和ROH的溶液中,分别通入HCl气体,lgc(OH-)/c(H+)随通入HCl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A.碱性:MOH>ROHB.a点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3mol/LC.b点溶液中:c(Cl-)>c(R+)>c(H+)>c(OH-)D.c点溶液所含溶质为ROH和RCl,且溶液的pH=713.厨房垃圾发酵液可通过电渗析法处理,同时得到乳酸的原理如图所示(图中HA表示乳酸分子,A-表示乳酸根离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交换膜I为阴离子交换膜,A—从浓缩室通过向阳极移动B.交换膜II为阳离子交换膜,H+从浓缩室通过向阴极移动C.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D.400mL0.1mol·L-1乳酸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浓度上升到0.6mol·L-1,则阴极上产生的H2的体积约为4.48L26.(15分)某化学小组研究盐酸被氧化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1)研究盐酸被MnO2氧化。实验操作现象I常温下将MnO2和12mol·L-1浓盐酸混合溶液呈浅棕色,略有刺激性气味II将I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III加热MnO2和4mol·L-1稀盐酸混合物无明显现象①I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②II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③III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H+)或c(Cl-)较低,设计实验IV进行探究:将实验III、IV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将实验IV中的i、ii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④用如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V:ⅰ.K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ⅱ.向右管中滴加浓H2SO4至c(H+)≥7mol·L-1,指针偏转幅度变化不大ⅲ.再向左管中滴加浓H2SO4至c(H+)≥7mol·L-1,指针向左偏转幅度增大将实验IV中的ⅰ和ⅱ、ⅲ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2)研究盐酸能否被氧化性酸氧化。①烧瓶中放入浓H2SO4,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浓盐酸,烧瓶上方立即产生白雾,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浓硫酸________(填“能”或“不能”)氧化盐酸。②向试管中加入3mL浓盐酸,再加入1mL浓HNO3,试管内液体逐渐变为橙色,加热,产生棕黄色气体,经检验含有NO2。通过实验I、II、III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l2,III的操作是________。实验操作现象I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棕黄色气体中试纸先变蓝,后褪色II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纯净Cl2中试纸先变蓝,后褪色III……试纸先变蓝,不褪色(3)由上述实验得出:盐酸能否被氧化与氧化剂的种类、________有关。27.(14分)工业上利用氟碳铈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