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临川市2015届高三5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棉花、核酸、PVC、淀粉都是由高分子组成的物质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易发生化学腐蚀而生锈C.废弃的玻璃、金属、纸制品是可回收利用的资源D.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垃圾回收,金属的腐蚀、合金等。A、蛋白质、棉花、核酸、PVC、淀粉都是由高分子组成的物质,故A正确。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故B错误。C、废弃的玻璃、金属、纸制品是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故C正确。D、可降解塑料分解产生CO2,CO2又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故D正确。2.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②用饱和NaCl溶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③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SO2;④用加热方法提取NH4Cl固体中混有的碘;⑤用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⑥用米汤检验食用加碘盐中含碘;⑦用纯碱溶液洗涤餐具;⑧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⑨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A.①④⑤⑨B.②③⑤⑦C.②③⑤⑧D.②③⑤⑥⑦【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了的除杂,实验操作达到的预期目的等考点的理解。①乙酸与乙醇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除去乙酸,且操作复杂,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杂,故①错误。②HCl易溶于水,而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所以可用饱和NaCl溶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故②正确。③亚硫酸酸性比碳酸强,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除去二氧化硫气体,故③正确。④氯化铵不稳定,加热时氯化铵分解,碘升华,不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铵,故④错误。⑤醋酸酸性比碳酸强,醋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检验,故⑤正确。⑥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实验中的碘以碘酸钾的形式存在,不能用淀粉检验,故⑥错误。⑦纯碱溶液呈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溶于水的盐,可洗去,故⑦正确。⑧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捣破滤纸,故⑧错误。⑨加入盐酸生成NaCl,引入新的杂质,应用硫酸除杂,故⑨错误。3.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通过实验装置图判断实验的可行性等考点的理解。A、制乙烯是控制温度170℃,温度计需要插到反应液中,故A错误。B、固固加热制氨气,发生装置符合,氨气比空气轻,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符合,故B正确。C、实验室制氯气,二氧化锰和浓盐酸需要加热才能反应,故C错误。D、制乙酸乙酯加热挥发出的有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直接插入碳酸钠溶液会引起倒吸,故D错误。4.常温下,对于:①0.1mol/LCH3COOH溶液②pH=1HCl溶液③pH=13的NaOH溶液④0.1mol/LCH3COONa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分别稀释100倍后的pH:②>①B.水电离出的c(OH-):④>③>①>②C.①和③混合后溶液呈中性:c(Na+)/c(CH3COO-)<1D.①和④混合后溶液呈酸性:c(Na+)/c(CH3COO-)>1【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溶液pH的有关计算等考点的理解。A、醋酸是弱电解质,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常温下,pH=1的HCl溶液中c(HCl)=0.1mol/L,醋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稀释相同倍数后,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则盐酸的pH小于醋酸,故A正确。B、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根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醋酸是弱电解质,氯化氢是强电解质,所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盐酸,盐酸中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小于醋酸,所以水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④>①>③=②,故B错误。C、溶液呈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CH3COO-),故C错误。D、溶液呈酸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CH3COO-),故D错误。5.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N2(g)+2O2(g)2NO2(g)ΔH=+67.7kJ/mol2N2H4(g)+2NO2(g)3N2(g)+4H2O(g)ΔH=-1135.7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2H4(g)+O2(g)N2(g)+2H2O(g)ΔH=-1068kJ/molB.肼是与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