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A卷)(含解析)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1.环保部门每天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以污染物浓度为标准确定空气质量的信息。这些污染物是下列选项中的()A.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微粒C.三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微粒D.稀有气体、氮氧化物、悬浮微粒【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和对环境的影响角度来分析回答。环保部门报告的空气质量信息中,因空气中的CO2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不在报告之列,而SO3、NH3因量极少而不予报告,《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方案中,提到的多种污染物前三项分别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悬浮颗粒物。故选A。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点评:本题是一道化学和技术的题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2.在NO2与水的反应中,水的作用是()A.是还原剂B.是氧化剂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NO2与水的反应方程式是3NO2+H2O==2HNO3+NO。在这个反应中,NO2中的N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因此NO2既作氧化剂,也是还原剂。而水则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选项是D。考点:考查NO2与水的反应的实质的知识。3.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①品红溶液②KMnO4酸性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⑤淀粉碘溶液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⑤D.②③④【答案】C【解析】①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的漂白性;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SO2的还原性;③能使溴水褪色,Br2++SO2+2H2O=H2SO4+2HBr,体现SO2的还原性;④发生SO2+2NaOH=Na2SO3+H2O,体现SO2的酸性氧化物;⑤发生I2+SO2+2H2O=H2SO4+2HI,体现SO2的还原性;综上所述,实质相同的是②③⑤,故选项C正确。4.向硝酸钠溶液中加入铜粉不发生反应,若再加入下列某溶液时,则铜粉可以逐渐溶解。不符合此条件的物质是()A.HClB.NaHSO4C.ZnSO4D.Fe(NO3)3【答案】C【解析】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铜反应,因此选项A和B错误;Cu和Fe3+反应生成Cu2+和Fe2+,铜粉溶解,故选项D错误;因此选项C正确。5.木炭屑与浓HNO3共热,产生的气体等分为①和②两份,将第一份气体先导入适量蒸馏水中再导入石灰水中,将第二份气体直接导入石灰水中,则石灰水的变化可能是()A.①不变浑浊②变浑浊B.①变浑浊②不变浑浊C.①不变浑浊②不变浑浊D.①不变浑浊②变浅黄色【答案】B【解析】C+4HNO3(浓)=CO2↑+4NO2↑+2H2O,NO2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NO不与水、氢氧化钙反应,CO2+Ca(OH)2=CaCO3↓+H2O,溶液变浑浊,直接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NO2与水反应生成的HNO3,会与Ca(OH)2反应,消耗Ca(OH)2,因此溶液不变浑浊,故选项B正确。6.某溶液100mL,其中含硫酸0.03mol,硝酸0.04mol,若在该溶液中投入1.92g铜粉微热,反应后放出一氧化氮气体约为()A.0.01molB.0.02molC.0.015molD.无法计算【答案】B【解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铜的物质的量为1.92/64g=0.03mol,n(H+)=(0.03×2+0.04)mol=0.1mol,n(NO3-)=0.04mol,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进行判断,铜不足,按照铜进行计算,即产生NO的体积为2×0.03/3mol=0.02mol,故选项B正确。7.只用一种试剂即可将NH4Cl、(NH4)2SO4、NaCl、Na2SO4四种溶液分开,则该试剂为()A.NaOH溶液B.AgNO3溶液C.BaCl2溶液D.Ba(OH)2溶液【答案】D【解析】加入Ba(OH)2溶液后,A中产生气体;B中产生气体和沉淀;C中无现象;D中产生沉淀,故选D。8.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