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王店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请从各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某同学对齐桓公这一人物很感兴趣,利用如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内容是()A.武王伐纣B.平王东迁C.春秋争霸D.秦灭六国2.有一场变革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场变革是()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戊戌变法.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曹操在207年作的《龟虽寿》一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们的共同理想是()A.发展经济B.争权夺利C.打败孙权D.统一中国4.毛泽东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子会做,后半辈子不会做。”说“前半辈子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A.贞观之治B.开元之治C.安史之乱D.藩镇割据5.“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这一条款出自()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如图是漫画《枪矛并用》,它可以帮助理解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7.在某地的八一起义纪念塔上,有一座军旗雕塑。它告诉人们: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中共创建军队的开始。这座纪念塔位于()A.南昌B.广州C.武汉D.北京8.“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这首创作于1945年的歌谣表明,东北人民“十四年”抗日斗争开始于()A.1919年B.1931年C.1935年D.1937年.9.1936年的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蒋介石将军,虽已失去自由,但中国政局仍为彼所操持,全世界闻讯之余,皆为之震惊。”报纸报道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10.淮海战役期间,解放区支援前线的民工有543万人,征集担架30.5万副,人民群众筹集粮食9.6亿斤。这组数字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A.国民党军队物资匮乏B.中共军事指挥得当C.人民解放军作战英勇D.人民群众大力支持11.如图是中美贸易情况统计图。导致图中数据变化的因素有()①抗美援朝的胜利②“一五”计划的完成③中美正式建交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起到的共同作用是A.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B.明确了特区姓“社”不姓“资C.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D.解决了人们思想认识的重大问题13.1997年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是()A.西藏和平解放B.经济特区创建C.九二共识达成D.香港回归14.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下列图片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A.麦加大清真寺B.洛阳白马寺C.巴黎圣母院D.希腊帕特农神庙15.汉唐时期,东亚某国曾倾心学习中国先进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19世纪中期,该国又全面学习西方,进行改革,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该国是()A.俄国B.日本C.美国D.德国16.爆发于1917年的一场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场革命是()A.巴黎公社B.美国独立战争C.俄国十月革命D.法国大革命17.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30多亿美元修建众多公共工程,具体项目见下表。据此判断其主要目的()公共建筑新道路新桥梁新机场地下水道12.2万幢66.4万英里7.7万座285个2.4万英里A.恢复工业生产B.缓解就业压力C.兴办公共工程D.推广科技成果18.站在21世纪,人们回顾20世纪的历史。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下面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描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战争都是德国挑起的C.日本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战败国D.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这一时期()A.《九国公约》签订B.华沙条约组织建立C.欧洲共同体成立D.苏联解体20.进入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