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校联考2018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6月份)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并观察它的振动情况,然后减小钢尺伸出长度,约为尺长的,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音调变高(选填乐音的三要素)。【分析】频率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振动越快,说明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解答】解: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然后减小钢尺伸出长度约为尺长的,若仍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频率会变快,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频率变高,音调会变高。故答案为:音调【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钢尺伸出桌面越长,其振动起来会越慢,则音调会越低。2.(2.00分)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分析】压紧的铅块间分子距离靠近,此时引力发挥了主要的作用,使铅块间有了较大的力的作用。【解答】解:分子间的引力的斥力是同时存在的,但它们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距离稍大时表现为引力,距离很近时则表现为斥力,两铅块紧密结合,是分子间引力发挥了主要作用。故答案为:分子引力。【点评】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并知道它们的大小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才能根据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3.(4.00分)如图,用滑轮组将物块从位置A匀速拉到位置B,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物块移动的距离为3.10cm;若此时绳自由端所用拉力为10N,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8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分析】(1)掌握滑轮组的省力特点,得知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越多越省力,所以此题应从动滑轮绕起。(2)在进行刻度尺的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可以物体的左边或右边为参照点进行研究。(3)有用功是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总功是拉力做的功,根据机械效率的概念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解答】解:要最省力,需从动滑轮绕起,依次通过定滑轮、动滑轮。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以物块右边的边为准,开始在45.00cm处,最后在41.90cm处,所以物体运动的距离为45.00cm﹣41.90cm=3.10cm由于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所以s=3h。则η=×100%=×100%=×100%=60%。故答案为:绕线如上图;3.10;60%。【点评】此题考查了滑轮组的组装、机械效率的测量及其刻度尺的读数,考查得比较全面在读数时,量程和分度值是首先要观察的量,其中最重要的分析出有用功是克服摩擦所做的功。这是此题的难点。4.(4.00分)冰壶运动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如图甲所示。冰道的左端有一个发球区,运动员在发球区边沿的投掷线MN将冰壶以一定的初速度推出,使冰壶沿着冰道的中心线PO滑行,冰道的右边有一个圆形的营垒,如图乙所示,以场地上冰壶最终静止时距离营垒圆心O的远近决定胜负,投掷线MN与营垒圆心O的距离是30m。若某次从投掷线以3m/s速度推出的冰壶,经15s刚好运动到营垒圆心O处,则这段时间冰壶运动的平均速度是2m/s。冰壶是由花岗石磨制而成的,质量约19kg,与冰道的接触面积约为0.02m2,则冰壶对水平冰面的压强约为9500Pa。【分析】(1)知道投掷线到营垒圆心O的距离,和冰壶移动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求这段时间冰壶运动的平均速度;(2)冰壶对冰面的压力等于冰壶的重力,知道底面积(受力面积),利用压强公式p=求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解答】解:(1)由题意和图示可知,这段时间内冰壶运动的距离s=30m,则这段时间冰壶运动的平均速度:v===2m/s;(2)冰壶对水平冰面的压强:p=====9500Pa。故答案为:2;9500。【点评】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但难度不大,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求解。5.(4.00分)某物理课外小组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打开A阀门,水流入管道,当水稳定后,a管液面高度等于b管液面高度;再打开B阀门,在水向外流的过程中,a管液面高度大于b管液面高度。【分析】(1)从连通器的定义和连通器的原理进行分析。(2)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