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市九台区2020届中考语文压轴试题十九一.积累与运用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中国人具有十分浓厚的团圆意识,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的标志性文化,同样甲(A.蕴藏B.蕴含)着团圆的主题。春节、元xiāo①(A.宵B.霄)节都讲究阖家团圆,中秋节的团圆意蕴就更加突出。首先,从节日名称上看,中秋节有不少别名,如月夕、秋节、八月节等,还有一个便是“团圆节”。节日以“团圆”命名,足见中秋节之于团圆的重要性。其次,从节日时间上看,中秋节时处八月十五的月圆之夜。也因此,拜月【】玩月、走月、跳月等中秋习俗,多有以天上月圆寄托人间团圆、世事圆满的美好意愿。最后,从节日情感上看,渴望团圆,令漂泊异乡之人乙(A.魂牵梦绕B.乐不思蜀)。若能亲友相聚把酒邀月则高兴欢喜,若远走他乡亲友分离,也能从明月中得到些许慰藉②(A.jíB.jiè)。1为文中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①处_______________②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原句:节日以“团圆”命名,足见中秋节之于团圆的重要性。修改:4.文中的【】内所填标点符号是()5.文中的“习俗”的词性是词。6.古诗文默写(1)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_____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3)枯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4)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在河边的那声感叹:“______,__________。”(请选用《论语·子罕》中的句子填写)(5)杨绛先生走完了她一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安然辞世。她丰厚的文学遗产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请选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填写二.阅读(一)文言文阅读(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志怪者也()(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4)去以六月息者也()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答:(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答:9、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答:10、《庄子》中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观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答:(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亭林先生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节选自《清朝艺苑》)1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12.上述文段内容主要写了亭林先生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另一个是()(用两个字概括)13..亭林先生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答:(二)现代文阅读(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百合①百合,是一种从古到今都受人喜爱的世界名花。它原产于中国,鳞叶呈长椭圆形,顶端尖,基部较宽,微波状,向内卷曲。表面白色或淡黄色,光滑半透明,质硬而脆,无气味,味微苦。后人因其鳞茎由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②百合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历史。在公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