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用乘法口诀求商教案设计用乘法口诀求商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让学生参加探究除法计算方法的活动,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2、让学生在与他人沟通算法的过程中,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单击此处输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怎样计算除法。2、教学难点: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探究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挂图、园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出示挂图)下课了,操场上喧闹起来,看操场一角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认真观察,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沟通。沟通得出:10个小朋友,每2人一组,分成几组?(出示题)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1)列式,指名说一说。(2)试商,探究方法你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分成几组?同桌讨论,沟通想法得出:想乘法口诀方便或乘法。(3)归纳(4)比较谈话:刚才同学们的想法有几种,那种想法比较更好你知道它好早哪里吗?小结:计算除法时,通过除法算式想乘法口诀的方法计算起来比较简便。今日我们大家学习的就是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试一试8÷4=12÷3=选择你喜爱的一种方法求商,比一比谁快?学生独立完成,同桌说一说想的方法,同时指名板演。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1、完成“想想做做“习题第(1、3、5)2、课堂作业第43页第2题板书设计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用乘法口诀求商(一)10÷2=5想:二(五)一十,商是5。分成了5组。用乘法口诀求商教案设计2教学内容:课本P23页例1,练习五第1~3题。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究,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3、培育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求商。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教学过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设计意图: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看图,思考问题:小猴摘了几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2、动手操作,探究方法。(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2)、小组合作,沟通方法。3、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假如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4、学生沟通想法。5、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6、12÷3的商是几?你是怎样算的?7、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8、。设计意图:通过操作为下面的抽象思维作准备,使学生由直观向抽象过渡。通过相互沟通、启发达到共同进展的效果。让学生在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1、引导学生完成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老师巡视指导。(2)、沟通汇报。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完成。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2、3题。设计意图:寓学习于游戏中,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让学生体会被除数和除数一样时商是1。四、课堂。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乘法口诀求商教案设计31.鼓舞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求商的方法。只有经历“从头到尾”的探究过程,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因此,本设计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先动手分一分,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及结果,为学生自主探究制造条件。再进一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假如不用分一分的方法,还可以怎样算出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在学生沟通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后,重点指出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更加简便准确,让学生明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先进性。在此基础上,鼓舞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去解决例2,加深学生对“用乘法口诀求商”这一方法的理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利用直观模型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理解算理,形成算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求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必须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