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记时法【教学目标】1.知道一天是24小时,能用“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并能正确进行两种记时法之间的转换。2.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整体建构,通过对钟面记时方式的集中探讨,在对比中凸显两种记时法之间的关联,并借此强化学生对24时记时法的意义理解。【教学过程】一、研究“1天=24小时”。师出示:你知道一天有多长时间吗?生:一天有24小时。师:那知道为什么一天是24小时,而不是20、30小时吗?生1:因为钟面上时针转了两圈,一圈12个小时,两圈就是24小时。生2:因为一天有12个时辰。生3:白天12个小时,夜里12个小时。师出示:很早以前,人们将一个白天和一个黑夜合称为“一天”。后来发现,之所以出现白天和黑夜,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的同时,自己也在不停地转。旋转中,被太阳照到的时候就是白天,照不到的时候就是黑夜,地球自转一圈所需要的时间约为24小时,一天24小时就由此而来。师:现在知道为什么一天是24小时了吗?是因为——生:地球自转一圈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上一个黑夜是24小时。师:一天的24小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生1:是从天亮开始的。生2:是从夜里1时开始的。生3:是从夜里12时开始的。师:还记得春节联欢晚会上迎新年10秒倒计时吗?新年的钟声是什么时候敲响的?师:当夜里12时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新一天就开始了,我们记作0时。一般情况下,0时,我们在干嘛?生(齐):我们在睡觉呢。师:对呀,我们常常在睡梦里迎来了新的一天。让我们联系自己的生活,随着钟面上指针的转动,一起回忆一下一天24小时是怎么走过来的吧。睡梦中,星星在眨眼,月亮在微笑,一天开始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到2时了,3时,4时,5时……天渐渐亮了,我们起床上学了。太阳越升越高,到中午了,该吃午饭了。上完下午的课,就放晚学了。太阳渐渐落山了,天越来越黑,月亮在微笑,星星在眨眼,我们也该睡觉了,睡梦里,这一天就过去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二、研究如何记录一天的24小时第1页共6页1.引出“24时记时法”。师:刚才看着钟面,我们感受了一天24小时的快速走动。老师有个疑问:钟面上只有12个数,它怎么能表示出一天的24小时的呢?生:钟面上时针转两圈。师:时针转两圈,也就是转了两个12小时。加起来就是24小时了。生:两个12加起来就是一天24小时了。师:时针转两圈,就是每个数字都会转到两次啰,那怎么来区分第一圈和第二圈相同的数学表示的时间呢?比如说,时针指着3,怎么来区分是什么时候的3时呢?生:凌晨3时,下午3时。师:我们可以在时间前面加上早上、晚上…这些表示时间的词。你还知道哪些时间词呀?生:中午、凌晨、夜里……师:有了这些时间词,我们就能将钟面上第一圈和第二圈表示的时间区分开来了。文字的作用真是大啊。如果我们不用时间词,只用数字,可以将一天的24小时也准确地表示出来吗?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后交流)生:我觉得可以的,把第二圈的时间不用1~12来表示。生:下午的时间加上12,比如,到了下午1时,就说成是13时。师:为什么加12呢?生:因为第一圈已经有了12小时。师:你的意思是,第二圈是接在第一圈后面的,所以要加12。生:是的。师:大家听明白了吗?按照他的想法,时针到了第二圈的“2”时,我们可以怎么记录?生:12+2=14时。师:让我们对着钟面上指针的转动,来体会一下这位同学创造的不用时间词只用数字来记录一天24小时的方法吧。(钟面上的指针先转动一圈,然后转到第二圈的“1”“2”“7”“9点半”时分别停下,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时间)师: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种记时方法吗?生:手机上。生:电视上。生:餐厅里的营业时间。师:我们把这种用0到24来记录时间、不需要时间词帮忙的方法,叫做“24时记时法”(板书,齐读,提醒学生不要说成是24小时记时法)。把第2页共6页只用0到12这些数来记录一天时间,并且需要时间词来帮忙的记时方法叫做“普通记时法”(板书,齐读)。2.两种记时法的比较。师: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都能将一天的24小时记录清楚,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学生讨论)生:普通记时法要加时间词,24时记时法不要加时间词。师:有没有时间词是它们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