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2013年11月14日教学内容17.李时珍夜宿古庙共几课时共二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讲读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长年累月、断垣残壁”等词。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段落大意。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字词,通读课文,理解文中生词的意思。难点: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段落大意教学资源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教学挂图预习设计1.读准本课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画好生字词,标上小节数。2.认清生字的字形,在《习字册》上描一个写一个。3.查词典并联系课文语境或生活实际理解下列词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长年累月、断垣残壁、呃逆、生嚼涎滑、生嚼无涎、察访、皎洁、行囊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入课文(5分钟)1.预设:司马光、童第周、徐悲鸿、李时珍2.指名介绍李时珍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和张仲景一起被称为“医林二圣”。李时珍的一生成就很多,他为了编写《本草纲目》,研读过八百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为了察访药材,行程一万余里。他编写的《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3.齐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宿:住宿,过夜。夜宿古寺:夜晚住宿在古寺里预设:为什么“夜宿”古寺;“古寺”是怎样的?在“夜宿古寺”时做了些什么?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5分钟)生词1.出示4组生词:①夜宿庞宪师徒俩②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察访药材③灰尘断垣残壁破庙④煮沸垒成桌子端详扯下陶碗笔墨砚台呃逆生嚼涎滑生嚼无涎2.指名分组朗读3.交流词语意思第一板块:游戏导入1.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根据老师给的几个提示,猜出相关人物。(1)19年史学家砸缸《资治通鉴》(2)远渡重洋生物学家青蛙卵剥离手术(3)江苏宜兴《奔马》画家(4)一万余里“医林二圣”之一《本草》2.简介李时珍3.出示课题(1)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李时珍的课文。出示课题:李珍夜宿古寺(齐读两遍)(2)再读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学贵有疑,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走进课文。第二板块:预习导学过渡: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下面一起来分享你们的预习成果导学生词1、导学①夜宿庞宪师徒俩这篇课文里出现了两个人,是……庞宪是李时珍的弟子,所以又可称为(师徒俩)齐读2遍②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察访药材△他俩一路指上面两词,反复读。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点水,这就叫……读饥餐渴饮白天赶路,晚上住宿,这就叫……读晓行夜宿,从这两个词你感觉出什么?(非常辛苦)再读该词,体会辛苦。△他们这样辛苦是为了……指读,察访药材“察”是什么意思?“访”呢?预设:风尘仆仆、疲惫不堪……朗读课文1.朗读2、4、7、12自然段2.预设:(1)李时珍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2)破败的古寺,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上也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3)生火、烧水、啃干粮、记载寻访所得3.预设:简要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板块: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利用时间变化分段的方法(10分钟)【学习单一】师相机补充讲述李时珍编《本草纲目》的知识△把这三个词送入句子,读好它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你在读这段话后,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重点读好“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好几个月”③灰尘断垣残壁破庙△他们今天晚上住的是怎样的一座古寺?(破败)所以又叫破庙,齐读古寺里到处是(指灰尘)、齐读△看图,屋顶上、窗户上都是洞,不时有冷风灌进来,有些墙壁已经倒塌,一半立在那里,一半全是碎砖,这就叫(断垣残壁),齐读,垣就是墙壁,这个词也可以说成颓垣断壁④煮沸垒成桌子端详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