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李时珍夜宿古寺(第2课时)蔡金芸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甘于吃苦、严谨认真、为民造福的精神。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复习导入:1、出示词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长年累月《本草纲目》万民的福齐读2、选用上面几个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3、是呀,为了编写《本草》,李时珍和弟子庞宪——(引读课文第一小节)4、然而,对于这一切,李时珍却认为:出示: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5、吃点苦就是——(吃一点点苦)难道修订《本草》真的只要吃一点点苦吗?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李时珍,去感受他在采药过程中所饱受的艰辛。二、新授:(一)学习2~7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1、默读2~7自然段,思考昨天课堂上提出的问题a、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b、古寺是什么样子的?2、在能触动你心灵的词句下面做上标记。*交流一:(一心赶路、错过客店)1、“一心”是什么意思?2、李时珍为了什么事一心赶路?3、错过了客店,就没有其它住的地方了吗?4、看来,李时珍查访药材太专心致志了,正当师徒俩为如何过夜而感到焦急时,出现了怎样的转机?交流二|:他们住的是一座怎样的古寺1、(课件:破败古寺图)课文哪些地方能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古寺的破败呢?(请你再读读课文第四小节,体会体会)2、学生交流(到处是灰尘——很脏;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3、理解这么到位一定也能读好是吗?指读第4小节,点评:你读出了古寺的荒凉;你读出了古寺的残破;你读出了古寺的危险。4、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5、师小结:原来,为了寻访药材,李时珍一心赶路;又因为一门心思都扑在了修好《本草》上,所以面对这样的古寺,他毫不犹豫地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出示,齐读)6、一个“就”字,你读出了什么?(随便;对住哪儿没有过多的要求)7、看来,李时珍真像他所说的——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交流三:课文5——7小节1、他们还吃了那些苦呢?2、学生继续交流。(吃得苦,行得苦……)3、吃这样的苦仅仅是一天?一个月?或是一年?师补充:李时珍35岁时就开始编写《本草》了,时至今日,已经有15个年头,在这5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在这长年累月的奔波中,你认为这还是“吃点苦”吗?出示: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一天,在悬崖峭壁旁发现了一种珍贵的草药,李时珍.......4、同学们的描述,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种种艰难困苦。(板书:生活艰辛)然而李时珍在谈到这寻访之苦时却还说——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5、接下来让我们听听他们师徒俩在破庙里谈些什么吧!分角色朗读5~7段学生评价朗读相机提问:这么苦为什么还“笑”着说?引出——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指导读)学到这儿,你能体会到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板书:不怕吃苦)(二):学习课文8——12小节借助皎洁的月光,我们走进寺庙看看他们在干什么?1、出示自学提示:自由朗读8~12小节,说说你从书中知道了哪些中草药及它们的药性,书中哪一幕给你印象最深?2、交流李时珍用什么方法区别鸡肠草和鹅长草,关键词端详放在嘴里嚼嚼小结板书:亲尝草药3、你敢随便尝草药吗?你担心什么?补充故事4、你又体会到这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严谨认真)5、小结:这就是李时珍,对于生活的苦,生命的危他早已置之度外,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读出崇敬之情)(三):学习课文13小节他们在破败的古寺里认真地记录着,出示最后一段1、自读句子后说说你的感受2、说话练习:在这山风呼啸,猫头鹰尖叫的深夜里,李时珍忘记了.......忘记了........心中只有.......3、因为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们修订好《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