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春色满园——高二体育课课堂“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建构句容市实验高级中学陈斌摘要:通过对我校08级高二年级四个班学生分别采用“传统式”和“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对比,从学生对体育课兴趣、学生达标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变化,阐述了学生根据教师所布置的课堂任务,以自练、议练、创练为一体的高二体育课“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体育课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关键词:体育教学;自主探究;身体素质;学习能力;一、前言当前学校体育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兴起了新一轮改革的热潮,其中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热衷可以说是前所未有。长期以来,体育课堂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强调集体化、统一化、纪律化,过分采取注入式、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形式,重在如何传授知识技能的“教法”,很少考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学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处于被管理被训练的被动从属地位。凡此种种,本应受欢迎的课堂、最富有主体性和实践性的活动,却令教师、学生双方都产生厌倦反感的情绪。如此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与当前教育理念格格不入。有鉴于此,对我校高二年级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对比,初步构建了我校高二“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一年的跟踪教学实践发现,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实施以学生有目的的自练、议练、创练为一体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体育课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二、“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把教学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让他们几人共同完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主要依据现代教学管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开发其最大限度的创造力,重点突出学生的三大能力(探求知识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整体过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自练——议练——创练),以教师为主导(辅导——启导——评导),师生之间的多元化交流、多元合作,达到共识、共事、共进,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1三、“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整个教学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1)自练阶段: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学习,自我探索、反复练习,通过“练”来充分感知教材。学生尽可能利用一切学习辅助手段和过去的知识结构,独立或小组合作,主动寻找学习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布置任务时要适量,要根据班级情况,有所侧重的积极辅导,帮助学生扎实快速完成教学一级目标任务——探求知识能力。2)议练阶段: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激励、点拨、调节、控制等有效机制,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多向互惠学习。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心得,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师生共议学法,探究最佳的练习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该阶段多启发多引导。重点是指导学习方法、学习途径,点拨重点、难点,多给予表扬、肯定,从而激励学生主动完成教学二级目标任务—研究问题的能力。3)创新阶段:学生在教师和学习参考资料(参考书、图片、录像等)的导引下,通过教材指引,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完成最后阶段性目标。学生通过前两段主动学习,进入更积极的创造性巩固(普及)和创造性运用(优等生)阶段。在创造性巩固时,主要力求学生主动地用反馈促学习,避免无效的练习;而创造性运用时,是部分优等生在创造性巩固的基础上,在分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诱导和自我醒悟而完成的一种特殊的学习,以创造促能力,其重点是对教材进行适度的处理和再创造活动的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分层定向评估,以鼓励促创造,以创造促发展。面向全体,分层发展,不断地为学生的创造活动铺路搭桥,激励学生努力完成三级目标任务——创造性学习。四、教学实验对比为了检验“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效果,选取我校08级高二年级4个班的学生197名作为教学实验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班(高二18、19班98名)和对照班(高二20、21班99名)。两班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