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1.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和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比较。2.通过学习,学会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问题探究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春天的信息1956 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基本性、长期性的方针,对发展我国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历史比较春天的硕果“双百”方针的贯彻:生物学领域的学派之争、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情景再现影视赏析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素质。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课时安排用心 爱心 专心1 课时。重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和目的。难点“双百”方针贯彻的经验教训。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的繁荣科学文艺工作的“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方针的提出过程、内涵;方针的贯彻情况和成果;经验教训。“双百”方针是党的一项基本的、长期性的方针,它是为适合探索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而提出的。“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使科学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但同时又提供了很多经验教训。由于文学艺术方面的资料较丰富,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并采取多种形式,如讨论、辩论、文艺作品赏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双百”方针的理解。本课引言是由一幅照片和文字说明两部分内容构成,突出表现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双百”方针的提出给科学和文艺领域带来的欣欣向荣、春意盎然的景象。建议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引言内容。问题一、从照片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你怎么理解春天?问题二、这种文艺界的春天是怎样出现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导入本课学习。第一目“‘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双百”方针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 1953 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到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剥削制度即将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所以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