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孟浩然诗歌特点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孟浩然(689一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其诗与王维齐名,时称"王孟"。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七四零)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他虽然隐居林下,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宦如张九龄等有往还,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可见他在当时即享有盛名。他死后不到十年,诗集便两经编定,并送上「秘府」保存。现有《孟浩然集》。【生平简介】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逶迤盘横近百公里的崤山巧借着西高东低的山势将秦岭的莽阔化解成渐渐低矮的丘岭。在灵宝与陕县交汇的崤山深处,有一座普通的山峰。它的名字,只有县级地图上才能找到。它,就是岘山。山谷中的小溪奇峰岘山主峰奇峰山门奇峰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朗读诗歌,初探诗意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了古和今。•江上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我们又来登临。•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气寒冷,云梦泽显得格外深远。•羊公碑如今还在,读完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了衣襟。1.作者登山的原因是什么?2.颈联写了哪些景色?有什么特点?因山上有名胜古迹思考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气寒冷,梦泽显得格外深远。萧条、悲凉、邈远再读诗歌,体会情感“湮灭无闻”正是对自己遭遇的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下泪。全诗借古抒怀,感情真挚深沉,平淡中见深远。(孟诗特点)1.作者读完羊公碑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衣襟,为何会流泪?2.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抚今思昔的感慨和不能实现抱负的悲哀三读诗歌,品味语言•问题探讨1.首联看似闲笔,但到了颔联我们就明白它不是闲笔了,你能说说在尾联中这闲笔更大的妙处吗?2.颈联中,你以为哪两个字用得好?3.“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哪些复杂的内容?4.尾联“羊公碑”借用典故,寓有羊公的丰功伟绩。这与“怀古伤今”有怎样的密切关系?5.这首诗的结尾似乎与我们常见的诗歌结尾不同,最后诗人似乎仍在叙事,诗人仅仅在叙事吗?6.这首诗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它的内容,会是哪四个字?1.首联看似闲笔,但到了颔联我们就明白它不是闲笔了,你能说说在尾联中这闲笔更大的妙处吗?明确:诗人因观览旧迹而登临此山,因旧迹而伤怀,因历史触动内心,又由历史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由羊公所言的“湮灭无闻”,想到自己不就是这众多贤者中的一个吗?2.颈联中,你以为哪两个字用得好?“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3.“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哪些复杂的内容?“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