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墨家与诸子十说

墨家与诸子十说_第1页
1/3
墨家与诸子十说_第2页
2/3
墨家与诸子十说_第3页
3/3
墨家与诸子十说关键词:墨家;先秦诸子;诸子哲学收稿日期:2024-06-29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讨论后期资助重大项目“江南城市群的历史源流及都市文化”(10JHQ002)阶段性成果墨子的身世是一个谜,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占据主流意见的是李泽厚的“小生产劳动者思想代表”。这一观点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墨家哲学思想、政治与社会主张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墨子与其他先秦诸子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上的矛盾与异同,也一直缺乏系统性的分析比较与整体性的讨论论述。本文试图在这两个关键问题上加以研讨和阐释,以期对墨子及墨家思想的深化讨论提供某些借鉴与参考。一、墨子出身考关于墨子,我们只知道他是春秋战国时代人,是当时影响极大的墨家学派的创始人。韩非子把墨子的墨家学派与孔子的儒家学派并称为“世之显学”,而孟子在文章中甚至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而他的生卒、里籍与生平大都已不可确考,这未免使后人感到是很大的遗憾。墨子的弟子也很多,根据郭沫若《十批判书》的看法,墨子有大弟子百八十人,比孔子的七十二人还要多。门徒众多,影响巨大,以至于在许多方面很超然的庄子也要“剽剥儒墨”。问题就在这里,像这样一个闻名于世的人物,他的身世为什么会是一个谜呢?因而,说这里存在着什么特别的隐情,应该是合乎情理的吧。在当代学术史上,关于墨子身世的一个权威看法,是把“墨”的原意解释为“使用墨绳”的木匠,并由此进一步把墨子的身份定为“小生产劳动者”。此说颇为荒谬,完全是以今人之心来比附历史本身。他们完全不懂得“墨”在中国上古文化中的特别内涵。简单说来,对中国上古文明的考古文化讨论表明,与作为世俗的“黑色”或木匠的“墨绳”完全不同,“墨”在当时是作为一种宗教权力的象征而存在的。《礼记·玉藻》有一条“卜人定龟,史定墨”的记载,孔颖达对此的注疏是“凡卜必以墨画龟求其吉兆”。而由于上古时代政教合一的现实,因而它曲折地表明了“墨”本身就是当时政治权力的象征符号。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亵渎“墨”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韩非子说:尧禅天下于舜,舜作食器,“流漆墨其上”,于是“国之不服者十三”;而舜禅天下于禹,禹作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于是“而国之不服者三十三”(《韩非子·十过》)。由此可知,把古代的“墨”等同于后世木匠的“墨线”,以及在这个前提下把墨子推测为“小生产劳动者”,与历史事实本身是如何的“谬之千里”了。这里从五方面对此加以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墨家与诸子十说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