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我国南方三大名楼。因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传四方。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请问:范仲淹“忧”什么?一、积贫积弱的北宋课程标准: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藩是保卫,镇指军镇。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往往发展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唐代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他们互相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此局面延续近两个世纪,至北宋初结束。一、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藩镇割据节度使出行图这幅节度使出行图描绘了节度使外出时庞大威武的场面,鼓角齐鸣,彩旗飘飘,军威严整,展示了割据一方的藩镇节度使出行时的气势。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是唐代藩镇割据的扩大五代十国形势图陈桥兵变陈桥兵变赵匡胤,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国号“宋”,定都开封,年号建隆,史称宋太祖.宋太祖(927---976)想一想:想一想:宋太祖登上帝位后他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他是如何解决的?由此引出了哪些问题?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集中军权“杯酒释兵权”,削夺节度使实权设枢密院,与统军将帅互相牵制实行更戍法,防止武将专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集中行政权中央:分散相权参知政事:分行政权枢密使:分军权三司使:分财政权地方:文官任知州通判监督知州集中财权:设转运使重文轻武•宋太祖用文臣代替武官主管藩镇,认为即使这些文臣全都贪污,也远远不及一个武将拥兵叛乱祸害深重。于是他大力提倡文治,选拔大批文人才士,充实庞大官僚机构,就是所谓“兴文教,抑武事”。因而,重文轻武就成为宋代政治上的一大特色。宋太祖命人刻制誓牌一块,碑上誓词有:“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强干弱枝•太祖赵匡胤吸取唐亡教训,把军政财等各项权利都收到皇帝手中,剥夺了地方节度使的军权,防范了武将作乱的可能,同时派文官到地方,形成了文官为正,武将为副的中国官员体制改革,这样使得各项军事行动都必须听从皇帝的安排,故使得中央皇权强大而地方官员变得对中央集权没有任何威胁了。守内虚外•军事部署将大多数禁军驻防在京城及附近地区,而边境上却只有少数禁军驻防。当时,开封内外.兵营列峙相望。宋初统治者在北伐辽国失败,又经历了四川王小波、李顺的农民起义后深深感到,稳定内部要比收复燕云十六州重要很多,所以把主要精力用到内部的治理上,而把对辽国的态度转为守势,这样的措施使得宋朝以后在对辽国、西夏、金国的战事中处在劣势。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中唐、五代以来藩镇跋扈的局面,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却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到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北宋初期权力高度集中,你怎样看待其影响?北宋军队人数示意图思考:这么多的军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分析下面图片所反映的问题二、积贫积弱冗兵养(屯)兵之策问题一当时军队虽多,却无战斗力,原因何在?守内虚外、更戍法。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11万万1.71.7万万2.42.4万万北宋官员人数增长示意图北宋官员人数增长示意图思考:从真宗至英宗年间,官员大大增加的原因?有何影响?一职多官;科举考试;恩荫赏赐。官僚机构膨胀,办事效率低下。问题二冗官•皇族宗室和官僚的子孙、亲属、姻亲甚至门客都可通过“恩荫”授官,数量极大,甚至皇族宗室七岁时即可授官。恩荫补官的人数众多,据统计,有宋一代平均每年以各种恩荫补官者,超过500人。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平均每年由科举入仕者。由于这些凭借父祖恩荫补官的纨绔子弟养尊处优,不学无术,甚至文不能识字,武不能射箭,其素质低下显而易见。这些是造成北宋一代官员冗杂泛滥的一个主要原因。恩荫冗费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1267712677万余贯万余贯所出无余所出无余1318613186万余贯万余贯北宋财政支出增长示意图北宋财政支出增长示意图军费、官俸;岁币;其他费用等巨额花费花在何处?问题三大量授予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