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对当代绘画艺术创作的审美启示【摘要】在绘画艺术创作中融入民间风俗文化,使长期被忽视的,生活在繁重劳动下的平民生活被关注,这些善良朴实的人们并不自怨自艾,而是以饱满的热情与真情来面对生活,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无论生活方式多么落后、经济条件多么困窘,都抵挡不住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这种对生命的无限追求体现在民间艺术创作中,便成为坚强不屈,奋斗向上精神符号。【关键词】水墨画;绘画创作;美学思想。中国水墨画美学思想、艺术风貌对当代绘画作品都具有影响渗透的作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播媒介之一。我们应该力挽狂澜,加强传统艺术融入当代绘画作品是我们正确看待中国传统艺术所面临的一项很重要的事情。既为维护和挖掘中国水墨画这种文化资源起到发扬光大的作用,又古为今用,让中国水墨画更好的渗透到当代绘画作品中,重视将中国绘画作品的发展回归到本土文化中,一定能画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优秀作品。齐白石的绘画艺术是我国民族典型的审美展示,他的绘画艺术是对美好、静谧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这都是民间艺术的重要思想内涵。他的《荷亭清暑》作品,描绘了盛夏生机勃勃的荷塘景色,池塘边上矗立一座亭子,池塘中红荷盛开,荷叶浓淡相宜,轻盈而又不失力度,池水清澈透底,清风徐来,花香阵阵,再现了一个惬意轻松的消暑圣地,试想如果我们置身于如此美丽的风景中与自然融为一体,该是多么的美好。齐白石的绘画色彩,从民间艺术色彩的运用中获得了启发,将从最本真生活中的借鉴提炼,做出大胆的创新,齐白石绘画中色彩在热烈中平和,在鲜艳中有温馨,在色彩的运用上,他并没有一味地照搬民间艺术运用色彩的极致,而是在深刻领会民间艺术用色的精神的基础上,对民间色彩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在齐白石的绘画艺术中,他将色彩直接融入绘画的用笔上,使色彩表现更加直接,将色彩与造型紧密结合,极大地增强了画作的色彩效果。齐白石作为一个地道的民间出身的艺术家,一生都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朴实、自然、积极向上的民间感情。对于民间生活有着极为细致的体验,他对生活细心观察,并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在绘画题材的选择中完成对民间生活美的捕捉与提炼。自幼就在这种自然淳朴的民间环境中生活,并受到中国本土民间艺术元素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为他的绘画艺术创作思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齐白石通过绘画创作来表达民间生活的真性情。齐白石绘画艺术中更多地是体现一种对淳朴真实生活的描绘和来自于民间乐观向上的思想,表达他对民间生活和民间文化的不可割舍的情怀。人们在欣赏齐白石的绘画作品和追踪,能够在体味民间艺术元素的心灵熏陶的同时,也从中获得对生活、生命的感悟。齐白石的绘画创作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功,不仅是其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更是因为他将传统的民间艺术思想做出了积极的传承及创造,与以往的宫廷绘画、文人画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民间艺术是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的,是与广大人民的民间生活密切相连的。齐白石绘画艺术中的民间艺术思想正是来源于广泛、深厚的民间,在民间生活成长的他对民间艺术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齐白石从最初的对民间传统直接的临摹到后来的艺术创作,都深深的体现在民间的思想与观念。齐白石在做雕花木匠时,为了变换雕花的花样,他自己琢磨在篮子上加葡萄、石榴、蔬果等,这样避免了死板老套。所以齐白石的绘画中,不仅仅是对民间传统的传承,更重要的是,他将民间艺术进行巧妙的借鉴运用,突破了临摹描绘,在吸取中国民间艺术思想及观念中进行自身的绘画艺术创作。齐白石笔下的世界都是他亲眼所看,画他自己的生活,通过观察和切身的体验加以提炼。齐白石笔下的以“葫芦”为主题的作品不少,他曾说“因喜葫芦能解笑”,葫芦谐音“福禄”,有着民间吉祥美好的寓意,这是他爱画葫芦的原因。《葫芦图》用笔极具苍浑之力,虽然笔墨看似简单,但把葫芦本身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笔墨简练但在画面中的力量是无量的,这种力道与齐白石早年做过雕花木匠有很大的关系,他手腕力量的表现,在这张画中可以看出来,上尖下圆的造型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