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解读一、修订背景二、修订原则三、修订过程四、重点内容五、主要变化六、条款解读一、修订背景二、修订原则三、修订过程四、重点内容五、主要变化六、条款解读汇报内容汇报内容修订背景修订背景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严重性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严重性应力主导瓦斯、应力瓦斯主导世界上第一次有记载的突出发生在1834年3月22日,法国鲁阿尔煤田伊萨克煤矿急倾斜厚煤层平巷掘进工作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突出发生在1969年7月13日,苏联顿巴斯加加林煤矿石门揭煤,突出煤量1.42万m3,突出瓦斯量25万m3。我国有历史记载的最早一次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在1950年3月12日,辽源矿务局富国矿西二坑。我国突出强度最大的一次是1975年8月8日,重庆天府矿务局三汇一矿主平硐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煤量12,780t。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严重性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严重性我国突出事故占瓦斯事故中比例显著上升。我国近几起突出事故的突出吨煤瓦斯量较小。统计表明:全国突出、压出、倾出平均吨煤瓦斯量:130、100、60m3/t;2018.8.6贵州省盘州市梓木戛煤矿25m3/t2018.4.4黑龙江省鸡西市滴道盛和煤矿34m3/t2017.1.4河南省登封市兴峪煤矿23m3/t近年来中小型煤与瓦斯突出比例逐步增大。诱发突出事故的直接原因中主观因素较多。如未执行区域防突措施或区域防突措施落实不到位,预测瓦斯参数造假或失真,未察觉处理突出预兆,未消除突出危险等。我国近期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特点我国近期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特点我国防突技术的历史沿革及未来方向我国防突技术的历史沿革及未来方向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前,以安全防护措施为主,远离工作面条件下放震动炮,诱发煤层发生突出,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第二阶段,20世纪50-70年代,防突措施试验阶段,如开采解放层、预抽煤层瓦斯、超前钻孔、松动爆破、煤层注水、水力冲孔等。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综合防突措施阶段,在防突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基础上增加突出预测、防突措施效检环节。第四阶段,2000-2019年,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阶段。现阶段任务,防突措施实施的信息化、实施过程质量可控。中长期方向,防突措施完全区域化、更多地面化、高度智能化,实现精准和专业防突,走向防突无人化,实现煤层“零突出”目标。我国防突技术的历史沿革及未来方向我国防突技术的历史沿革及未来方向澳大利亚煤矿防突措施钻孔布置图历次《防突细则》的修订历程历次《防突细则》的修订历程1988年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1995年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2009年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19年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历次《防突细则》的修订历程历次《防突细则》的修订历程《防突规定》实施92.3%92.5%我国当前煤矿突出防治工作存在问题我国当前煤矿突出防治工作存在问题突出防治的认识和理念上还有差距。安全红线意识不强,突出防治和生产经营矛盾时,追求产量和利益;区域防突措施打擦边球,防突工程该做不做,钻孔该打不打,瓦斯该抽不抽;防突意识淡薄,思想麻痹、缺乏敬畏;防突措施不落实,在瓦斯超限,防突和抽采效果不达标情况下冒然采掘作业。煤矿突出防治基础及保障工作不完善。不重视瓦斯地质工作,超前探查不细致、不准确,瓦斯参数测定不全面、不可靠,防突工作原始资料、整理、统计工作不细致、技术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技术管理薄弱,煤层突出鉴定蓄意造假,瓦斯等级该升不升,宁可采取防突措施也不愿戴“突出”帽子。我国当前煤矿突出防治工作存在问题我国当前煤矿突出防治工作存在问题区域防突措施不落实或不到位,过程管理失控。未按照规定开展区域预测,预测指标弄虚作假,预测结论不可靠;预抽钻孔深度和轨迹、瓦斯抽采空白带未及时分析和掌握;措施效果检验测点和取样不规范;抽采计量不准确,抽采和防突效果不达标等。突出矿井采掘接续紧张问题依然突出。受煤炭市场低迷影响,企业经营困难,安全欠账较多,导致抽据采失调、巷道失修;市场好转后,煤矿盲目追求产量、进度,采掘部署不科学,生产作业集中,采掘失调旧账未清、又欠新账,导致瓦斯治理时间和空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