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机安全事故皮带机安全事故港务集团公司2015年1月皮带机安全特点具有很高的安全性,需要的生产人员少,相比其它运输方式,发生事故的机率低。一旦出事,就是大事皮带机安全事故分类•1、皮带机机损事故•2、皮带机火灾事故•3、皮带机人身伤害事故事故规律•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例如,某技工企图用手把皮带挂到正在旋的皮带轮上,因未使用拨皮带的杆,且站在摇晃的梯板上,又穿了一件宽大长袖的工作服,结果被皮带轮绞入碾死。事故调查结果表明,他这种上皮带的方法使用已有数年之久。查阅四年病志(急救上药记录),发现他有33次手臂擦伤后治疗处理记录,他手下工人均佩服他手段高明,结果还是导致死亡。这一事例说明,重伤和死亡事故虽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动作在事故发生之前已暴露过许多次,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1、2000.3.15皮带机皮带撕裂事故2、2010.8.8皮带机皮带撕裂事故3、2003.8.6皮带机皮带撕裂事故4、皮带机火灾5、日照港煤码头1993年“12.30”火灾事故6、5.27堆料机火灾事故7、皮带机工伤事故1、2000.3.15皮带机皮带撕裂事故。事故经过:2000年3月15日,接卸“XXX”轮煤炭,BC3皮带机皮带撕裂约260米,撕裂原因为皮带机漏斗内转换翻板与转轴锈蚀脱开,不能同步翻转,但未掉落,现场启动BC2,漏斗即时出现堵塞;翻板被积煤冲击,掉落在BC3胶带侧,卡住在漏斗内并直插穿BC3胶带,造成胶带纵向撕裂约260米。更换新胶带价值130000元,修复费用4000元。事故责任者为皮带机司机、作业队队长、中控室等。一、事故经过:2010年8月8日,作业流程采用1号流程(BC1-BC2-BC3)。22︰20时,农工队负责人到码头巡视时,刚好BC1停机,工人在处理皮带上从漏斗上掉下来的大煤块,当时负责控制漏斗的工人×××向他反映:不知道什么地方胶带摩擦,有一股橡胶臭味。他马上叫负责巡视BC1皮带的巡视工×××不要启动BC1皮带,并马上检查BC1皮带。经检查BC1皮带没问题,两人就去检查1号机房,在1号机房发现BC2皮带已撕裂,×××马上拉动急停拉线,紧急停机(急停时间为22:45)。经勘查测量,BC2皮带在中间部位纵向撕裂250m,同时在BC3距2号机房约60m处发现有一根0.98m长75×45mm角铁金属构件,并在2号机房落料口处发现头部清扫器清扫块脱落一块,变形一块。事故对对装卸生产造成了较严重的影响,并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修复费用105300元,属一般机损事故。2、2010.8.8日皮带机皮带撕裂事故二、事故原因:1.该角铁金属构件来自2号漏斗,漏斗落料口西侧复板,外面再用角铁加强。角铁采用节焊,两端和导料槽连接部位点焊,经卸煤作业煤块冲击,造成角铁脱焊掉落到BC1皮带上,混在煤中带走。2.与煤炭混在一起的金属构件在输送过程中与煤块一起卡在1号机房落料口处,造成皮带撕裂约250m,在BC2皮带急停之前由于皮带撕裂后重叠空转,改变金属构件受力方向,加上煤块冲击,金属构件随煤碳被输送到BC3皮带距2号机房约60m处。3.2号机房头部清扫器由于皮带从中间撕裂后,两边皮带重叠在一起,侧向挤压造成清扫器的清扫块脱落和变形。4.皮带巡视工工作责任心不强,岗位责任落实不到位,在皮带撕裂至紧停(22:10~22:45)这段时间,负责BC2皮带巡视的工人×××站在靠近2号机房的10号泊位引桥处,而没有站在皮带机边上巡视皮带。5.维修站维修质量差:7月30日下午13点左右×××、×××修理2号漏斗落料口过程中,×××在焊接加强角铁时,一方面斗体生锈比较难焊,另一方面×××在旁边一再催促说好了好了,然后在焊接未完成的情况下,自己去切断焊机电源,致角铁焊接质量存在缺陷。3、2003.8.6煤炭混夹角铁胶带再次撕裂事故经过:2003年8月6日08:00时,X公司接卸“红旗123”轮煤炭,输送至电厂。皮带机一班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