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人教版七年级历册教案(3篇)大统一的汉朝[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育;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批判地继承汉武帝的道德、精神;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制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授课过程]一、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2、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历汉朝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二、汉武帝的大一统:1、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2、汉武帝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中央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3、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学府。4、军事上: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进一步进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总之,汉武帝在位时,西汉出现了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三、东汉的统治1、公元9年王莽夺权,西汉灭亡;2、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都:洛阳。经过刘秀改革,使社会安定,经济状况好转,历把这个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期的统治称为光武中兴。四、材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这一主张是谁提出的?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答:是董仲舒提出的,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2、这一主张是什么意思?答: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3、该朝代的统治者是谁?接受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4、实行这一方针的具体措施是什么?答: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五、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六、课堂讨论:播放多媒体资料,并展开讨论:帝、景帝、武帝-----你最佩服谁?从其身上你得到了哪些教育或者启示?。七、作业附:板书设计一、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2、文景之治:我国封建社会历汉朝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二、汉武帝的大一统: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中央统铸五铢钱,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是我国古代的学府。4、军事上: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进一步进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总之,汉武帝在位时,西汉出现了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三、东汉的统治1、公元9年王莽夺权,西汉灭亡;2、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都:洛阳。伐无道,诛暴秦[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三、过程和方法本课使用谈话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文,培育分析问题,概括问题能力,巧妙设问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讨论,培育学生,创新思维。[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意义。本课难点是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教法和学法]讲述法、讲解法、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导入根据课本中的歌谣“阿房,阿房,亡始皇”导入新课一、秦朝灭亡的原因1、繁重的徭役秦朝的徭役非常繁重。2、刑法残酷秦朝刑法非常残酷,刑罚的种类繁多。3、秦二世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