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课:光现象和透镜及其应用光现象1.光的直线传播一、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2.光线——理想物理模型(不是真实存在)。3.解释现象:(1)影的形成(2)日食、月食的形成:日食包括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月食只有月全食月偏食;(3)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1成像条件:孔径必须很小;№2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外部轮廓相似;(4)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三、光速1.c=3.0×108m/s(真空中)光速在不同介质中不同,2.光年——长度单位。3.光传播的特点:(1)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2)光沿直线传播;(3)光的传播速度很快,且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2.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1.定义: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或两种介质界面时,有一部分光反射回原来的介质继续传播,但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3.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二、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3.解释现象:(1)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光线在积水处发生镜面反射,在地面发生漫反射;(2)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3.平面镜成像一、实验时注意事项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即可以看到蜡烛的像也可以看到后面的蜡烛,便于准确地确定像的位置。2.玻璃板一定要保证竖直放置,否则无法准确找到像的位置;3.玻璃板尽量要薄一些,如果玻璃板太厚将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巧记口诀:等大,等距,垂直,对称,左右相反,上下一致。三、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N水空气O水空气ON图1入射角折射角折射角入射角N水空气O水空气ON图1入射角折射角折射角入射角1.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由反射光线延长线会聚而成。2.虚像相对于物体总是正立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可用眼睛观察。▲注意:进入眼睛的光是反射光,并非来自像点。四、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照镜子;2.改变光路——塔式太阳能电站、潜望镜等。五、球面镜1.凸面镜: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扩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等);2.凹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产生平行光(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等)。4.光的折射一、光的折射1.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二、光的折射定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3.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成比例关系。5.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反射与折射的区别: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两种介质中,各在界面的一侧;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在界面的同侧。三、光的折射现象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1)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2)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3)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4)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5)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5)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5.光的色散一、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彩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