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专题练习练习1.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F匀速拉动较长的杠杆,使重为10N的物体缓慢升高0.1m,拉力大小为8N,拉力移动的距离为0.25m。人做的有用功为J,该杠杆的机械效率为,此杠杆属于(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练习2.如图所示,杠杆AB在竖直向下的拉力F作用下将一物体缓慢匀速提升,下表是提升物体时采集的信息:OA/mOB/m物重G/NA端上升的高度h/mB端下降的距离s/m做的额外功W额外/J0.40.8400.20.42求:(1)有用功;(2)拉力F的大小;(3)杠杆的机械效率。练习3.如图所示,甲、乙杠杆的质量和长度均相同,机械摩擦不计。分别使用甲、乙杠杆将物体A提升相同的高度,则在工作过程中甲、乙杠杆的拉力相比F甲F乙(选填“>”、“=”或“<”),甲、乙杠杆的机械效率相比η甲η乙(选填“>”、“=”或“<”)。练习4.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A点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0.5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对杠杆做的额外功为0.1JB.匀速竖直拉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后变大C.若将钩码从A点移到B点,用同样的方式将钩码提升0.1m,则机械效率降低D.若将钩码从A点移到B点,用同样的方式将钩码提升0.1m,则机械效率升高练习5.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将杠杆的O点悬挂,能自由转动,在A点悬挂总重为6牛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保持水平静止。其中AO=10厘米,AB=20厘米。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O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5牛。回答下列问题:(1)杠杆静止时,若杠杆自重和摩擦不计,弹簧秤示数应为。(2)杠杆缓慢转动时,其机械效率为。(3)若只将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的作用点由B移至C点,O和A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阻力),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练习6.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棒,质量为m,长度为L,竖直悬挂在转轴O处,在木棒最下端用一方向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缓慢将木棒拉动到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的位置(转轴处摩擦不计),问:(1)在图中画出θ=60°时拉力F的力臂l,并计算力臂的大小。(2)木棒的重力作用点在其长度二分之一处,随拉开角度θ的增加,拉力F将如何变化?并推导拉力F与角度θ的关系式。练习7.斜面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利用斜面提升物体可以省力。图示为倾角θ=30°的固定斜面,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4N,将一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斜面,做了16J的功。(1)求斜面的高度;(2)若斜面的高度h一定,倾角θ可以改变,试推导:在不考虑摩擦时,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拉上斜面顶端。θ越小,F越小。(3)若斜面高度为H,倾角为θ,斜面长为s,物块所受摩擦力为f.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拉上斜面顶端,试推导斜面机械效率η的表达式。【针对练习一】1.测量一形状不规则的塑料泡沫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时,小滨利用一轻质滑轮,一轻质杠杆,一个5g的钩码,一个盛有适量水的水槽和细线,并设计了图示实验方案。(1)图乙中滑轮的作用是:。(2)甲图中杠杆平衡时l1:l2=1:2,则塑料泡沫重为N。(3)图乙中杠杆平衡时l3=3l1,则泡沫所受浮力F浮=N。2.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光滑薄平板AB可以绕水平转轴自由转动(截面图中以O点表示),平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0°,AO长为0.6米,OB长为0.4米,平板质量为2千克。小球离地面高为H=0.5米处由静止开始释放,沿光滑轨道到达AB上。(所有运动过程均无机械能转化为其他能量)(1)要使平板会绕水平轴转动起来,小球的质量m至少为多少?(2)如果一个质量为4m的小球从离地高度为0.2米的地方由静止开始释放,能否使平板翻转?请判断并说明理由。3.如图所示是常见的引民地牌,放在室外时,在大风过后有时会被吹倒,小徐很想了解原因。他通过测量了解到牌高12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