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一)知识要点一、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流体: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流体。2、伯努利原理: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体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3、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空气对飞机机翼上下表面产生压力差。4、飞机升力产生的过程:机翼形状上下表面不对称(上凸),使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因此在机翼上下表面形成了压强差,从而形成压力差,这样就形成了升力。二、浮力: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3、施力物体:所浸入的流体(液体或气体)。(注意:当问题受到浮力时,他同时对流体也有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相互作用力)4、产生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不等: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存在着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就是浮力。浮力的实质就是流体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F浮=F向上-F向下(注意:这也是确定浮力大小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物体)5、浮力大小的测定:常用称重法,即:(1)用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G物;(2)将物体浸入液体中,读出测力计的读数G视;(3)计算出浮力的大小:F浮=G物-G视(此法称之为称重法或实验法,也是确定浮力大小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物体密度不小于液体密度这类情况。若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则应用配重法:(1)在物体下端再悬吊一密度对于液体密度的物体,并挂在测力计下边(要求所吊配重物能使二物体能全部浸入液体中);(2)先将配重物浸入液体中(只浸没配重物),读出测力计读数F1;(3)再将被测物也浸入液体中,读出测力计读数F2;(4)计算出被测物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F1-F2。)三、物体的浮沉条件:1、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若:F浮>G物,则物体上浮,最后漂浮在液面(平衡时F浮=G物);F浮<G物,则物体下沉,最后静止在液体底部;(沉底:平衡时F浮+F支=G物);F浮=G物,则物体悬浮(即:可以自由停留在液体内任何深度的地方);(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GF浮GF浮状态:下沉状态:悬浮状态:上浮状态:漂浮关系:F浮<G关系:F浮=G关系:F浮>G关系:F浮=G2、若是实心物体,则可以根据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来判断,即:若:ρ液>ρ物,则物体上浮,最后漂浮在液面(平衡时F浮=G物);ρ液<ρ物,则物体下沉,最后静止在液体底部(沉底:平衡时F浮+F支=G物);ρ液=ρ物,则物体悬浮(即:可以自由停留在液体内任何深度的地方);注意:用密度来判断物体的浮沉必须具备一个前提:物体必须是实心的。同时应明确:此法只能在解答填空、选择等不需要过程和理由的题目时才能使用。而计算、说理等解答题则必须使用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来判断。3、说明: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分析:F浮=G,则:ρ液V排g=ρ物Vgρ物=(V排/V)·ρ液=2/3ρ液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F浮=G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物<ρ液;V排